![]()
昨晚8點,元元今年主持的最后一期《第7日》播出。在節目播出4個小時前,元元到她即將就讀博士的北師大廣播電視藝術系報到。從今天開始,元元將在北師大正式上課,開始她脫離電視熒屏的一年學生生
活。
今天開始:過上學生生活
昨天中午采訪元元時,她還在昆明,她說,時間很緊,下午飛北京,接著就到學校報到,因為學校周一就正式開課了。1992年大學畢業到現在,忙碌了12年后,元元又做學生了。她說自己有點緊張,也挺高興的,“一想到不用忙著節目、內容啊,就覺得輕松了。”現在決定已經作出了,喜歡她的觀眾也都知道了,可當初做這個決定的時候,她卻是猶豫再三,“我今年元旦前后就有了這個想法,當時猶豫不決,因為《第7日》做得不錯,好多人到點就等著看,我也擔心我離開后節目的收視率、節目的廣告各方面,當時想得挺多的。但學習就一個念頭,節目到了一個平臺期,自己也是,有進步,但進步很小,感覺是到了門檻,一定要學點東西了。”今年3月,元元先去考試了,她說,當時就想,先考吧,沒準還考不上呢。結果出乎她的意料,不但考上了,還是第一名。“我想,這沒法子,不得不讀了。”就這樣,考上之后的元元就忙著給臺里“匯報”,給家里做思想工作,安排《第7日》。臺里挺支持,從長遠的角度考慮,讓她好好學,因為2008年快到了,到時要用人。家里人卻想不通,覺得節目挺火的,放棄了可惜,元元只好細致“做工作”,說通了。《第7日》由她一一安排,終于也妥當了。可以上學了,辛苦的元元還說:“我覺得我挺幸運的,想做什么,總是能順順利利地做到。”
臨別感慨:特別對不起觀眾
上周五晚上,錄制昨晚播出的《第7日》。在節目的尾聲,元元特意做了一個片子,拍了一些她現在的校園——北師大的鏡頭,然后和觀眾說了說她的情況。那期節目錄到晚上10點多鐘了,很多同事都堅持沒有回家,一直靜靜地等著元元,說“要送送她”。接她班的新主持人李向顯送她一本筆記本,里面夾著一張卡片,上面寫著:希望你早點回來。元元說,當她走出演播室,拎著化妝箱、大口袋走出北京臺的時候,真是感慨萬千。雖然只有一年的時間,但畢竟和這個欄目、和這撥同事相處的時間太長了,還有那些喜歡自己的觀眾。“我覺得特別對不起觀眾,因為他們喜歡你,看你這個節目,你卻走了……”讓元元更感動的是,在她讀書去的消息被報道后,很多觀眾、很多網友都是一片支持,“有觀眾說好,這么長時間,你也應該去休息一下了。我說,我主要目的還是學習,觀眾就更支持了。”元元說,她最想告訴觀眾的就是:希望大家等她回來,她一定好好學,決不會浪費這一年。
新《第7日》:平民風格不改變
一個節目做火了,做熟了,最害怕的就是變主持人。何況《第7日》火的一半原因還是因為元元。接替她的人會不會被觀眾接受,會不會改變《第7日》的風格,就成了大家最關心的問題。元元說,接替她的新主持人李向顯其實觀眾也挺熟的,“他最早是《第7日》的記者,后來給《第7日》配音,再后來主持。他和我的風格不同,之所以有的觀眾覺得他像我,那是因為稿子還是我改的,那些詞還是我寫的。”元元說,李向顯是厚道型的,他的長處是講述,因為他熟悉內容,講述制作幕后的花絮他比較擅長。“主持人變了,我們的風格不會變。《第7日》是有它自己豐富的內涵的,我們的記者10個選題中也選不了一個,為什么呢,因為《第7日》在選擇做什么的時候是有它的節目取向的,都是下水道不通的事,我們為什么做這個呢?因為它有背后的原因,《第7日》的內涵就體現在這里。”元元說,這也是現在很多節目模仿《第7日》卻取代不了《第7日》的原因,“不是曝光,不是說話里加個兒化音就可以的,《第7日》的親民風格早已融在整個節目中。”
實說實話:交給新人不太放心
雖然走之前做了很多準備,問元元放不放心把節目交到新的主持人手上。快人快語的元元笑說實話:不太放心。她說,好在自己沒有走多遠,都沒有出海淀區,所以她還會時時關注節目。“我會坐在電視機前繼續看《第7日》的,我們同事就開玩笑說,元元,估計沒兩天,你看到節目中哪里有問題,肯定又會跑回來說我們了。我自己想也是,肯定的,有問題我會隨時和他們溝通,所以和節目的聯系不會因為去讀書就斷了。”采訪最后,元元還說,希望記者們都倡導一下激流勇退的思想,“我一說要走,大家就在猜,是不是工作不順心了,是不是節目走下坡路了,是不是上面有壓力啊,其實一切都挺好,就是想學習。我覺得主持人也不要天天占著地盤了,混個臉熟,挺沒意思的,該退的時候就退。”問元元擔不擔心這一年觀眾忘了她,她笑著說,有個記者在文章里寫,元元和觀眾的感情已經超出了普通主持人和觀眾的關系,“我很自信,這一年的時間不會讓觀眾忘了我,只會讓他們更想念我,主持人各有各的風格,誰也不能取代誰。我現在的任務就是好好學習,一年后帶回來更好的節目給觀眾。”
話說元元:
本名劉元元,女。1969年7月生于北京。1992年畢業于首都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德語系。1994年進入北京電視臺。1994年任《北京您早》記者;1995年創辦新聞評論節目《點點工作室》,每天一期,每期7分鐘,任主持人、制片人;1998年創辦新聞評論節目《元元說話》,每天一期,每期7分鐘,任主持人、制片人;1999年創辦大型新聞述評節目《第7日》,每周一期,每期30分鐘,任主持人、制片人至今,同時擔任新聞早間節目部部門負責人。
元元的節目風格是別開生面的敘事方式與出人意料的精彩評點相結合,其主持自然、樸實、流暢,極具親和力。她的語言更是充滿了機智與詼諧,常有令人拍案叫絕的亮點出現。
元元曾因主持《元元說話》在北京家喻戶曉,近來她通過在《第7日》節目中的實踐進一步走向成熟,在北京乃至全國有了更加廣泛的知名度和影響力。《第7日》普遍受到觀眾的喜愛,收視率在很長時間里都占據全臺欄目收視率排行榜的前列。據北京京視調查公司統計,《第7日》最高收視率達11.29%,平均相對占有率為33%,開創了北京電視臺周日中午時段的收視新高點,成為深受觀眾喜愛的名牌欄目。此外,由于北京電視臺第一套節目上衛星播出,在全國很多地方都頗有影響。《第7日》欄目組經常能收到其他省市區的觀眾來信和來電。廣東電視臺、江蘇電視臺、內蒙古電視臺、安徽電視臺、杭州電視臺、陜西電視臺、河南電視臺甚至中央電視臺等兄弟單位同行也曾經上門專訪,了解《第7日》的日常運作方式和成功經驗。元元的主持風格以及《元元說話》、《第7日》在新聞節目上的創新與探索獲得業內專業人士的一致好評,并多次成為專家授課、研討或著書立說的典型例證。
同時,元元還是北京作家協會會員,著有大量散文作品,1995年出版散文專集《20歲進行時》,1999年出版《元元說話》。(信報記者任嫣)
編輯 張偉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