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找工作的民工 |
●我市最低工資標準是每月410元,但職介中心發布的低于這一標準的招工信息隨處可
見
●企業以低于最低工資標準的待遇招聘外來工時,往往使用三大謊言即包吃住、學徒、提成
●有些所謂的“包吃包住”,就是在洗車行打地鋪,三餐清水面條,連個菜葉都沒有
最低標準沒人理
昨天上午,在外來人員職介中心一樓大廳里,很多外來務工人員正坐在大屏幕前查看職介中心發布的招工信息。記者在大屏幕上的滾動信息中竟然發現40多條月工資低于410元的招工信息。在招工信息張貼欄,記者發現了7條這樣的信息,在二樓的數十個職介所中,記者也發現了同樣的問題。在麒凱職介所,記者向工作人員指出300元的月工資違反了青島的最低工資標準,工作人員對此嗤之以鼻:他們是包吃住的,勞動局的文件也沒有說這樣不對。
民工不知企業淡薄
記者在職介中心的大廳內隨機調查了20名外來求職者,結果有17人對此絲毫不知,另外一名來自無棣的巨姓求職者用不確定的語氣告訴記者,利津路職介中心貼著呢,每月400元。求職者紛紛告訴記者,沒有人提醒他們最低工資標準的事。
根據職介中心的招工信息,記者撥通了青島信德門業有限公司的電話,負責招聘工作的池女士也是一頭霧水,青島的最低工資標準不是400元嗎?而德泰櫥柜的負責人則解釋說,每月300元的工資已經夠多了,他們是包吃住的。
低工資的三大借口
記者調查發現,企業和個人以低于最低工資標準的待遇招聘外來工時,往往使用三大謊言即包吃住、學徒工、提成。一些企業在解釋時往往理直氣壯,稱自己是為工人著想,殊不知企業正是借此混淆了最低工資標準的概念,以一些不確定的收入和待遇誘導外來工。
來自高密的田志剛告訴記者,自己沒有什么技術,6月份在四方區一家洗車行打工,本來覺得管吃管住每月380塊錢還可以,但沒想到睡就是在洗車行打地鋪,三餐都是清水面條,連個菜葉都沒有,工人熬不到20天都辭了工,一分錢都沒拿到。
記者將此事反映到市外來人員職介中心監察部,監察部一位周姓負責人承認工作存在漏洞,并解釋說可能是招工信息太多太雜,工作人員的工作失誤造成的。他表示,包吃包住、提成可以作為工人的福利,但決不能和工資混為一談,在最低工資標準上更沒有學徒工的說法,該職介中心將進行調查整頓,規范招工行為,懲罰違法職介所。(曹為鵬鞏合生)
300元/月招收家具廠學徒工,400元/月招收一般工人……這些招工信息的工資之低甚至已經遠低于青島市最低工資標準,而這樣的招工信息竟然發布在正規的職業介紹中心,昨天,記者在內蒙古路17號的市外來人員職業介紹中心調查發現,這樣的招工信息并非個別現象。
從今年年初開始,我市服裝加工業、餐飲服務業、水產品加工業、肉制品加工業以及箱包制鞋業等多個行業中出現民工嚴重短缺的現象,已經開始影響到這些行業的發展。許多專家認為,目前青島的一些小型個體私營企業中農民工們獲得的工資很低,甚至達不到政府規定的最低工資標準,大大挫傷了農民工來青找工作的積極性,這是造成我市“民工荒”的重要原因。
在這樣的背景下,政府制定的最低工資標準居然連政府辦的職業介紹中心都不能很好地執行,這既顯露出有關企業和單位勞動法律法規意識的淡薄,也反映出有些部門和企業對勞動力市場變化反應的遲鈍。值得深思的是,近期我市的“民工荒”大都出現在薪資水平長期較低的行業,其它行業并沒有受到多大影響。在這種背景下,行政部門應該加強對勞動力市場的管理和引導,處于這些行業的企業應該逐步改善工人的勞動環境,合理提高工人的薪資水平,以吸引工人前來擇業,改變目前農民工短缺的現狀,而不是面對政府制定的最低工資標準集體無意識。曹為鵬
我國今年3月1日起實施最低工資規定
由勞動和社會保障部制定的《最低工資規定》自2004年3月1日起施行。
該《規定》適用范圍不僅包括企業,還包括民辦非企業單位、有雇工的個體工商戶和與之形成勞動關系的勞動者,以及國家機關、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和與之建立勞動合同關系的勞動者。《規定》指出,勞動者在依法享受帶薪年休假、探親假等國家法定的休假期間視為提供了正常勞動,用人單位必須依法應支付不得低于最低工資標準的勞動報酬。《規定》明確了最低工資標準測算方法,要求最低工資標準每兩年至少調整一次。對于違反規定的,勞動保障部門將責令用人單位按所欠工資的最高5倍支付勞動者賠償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