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四川省上千名老師與會的師德論壇上,不少老師列舉“收禮”“拒禮”的尷尬場面
昨(8)日,成都市鹽道街小學80余名教師莊嚴簽名,謝絕家長的各種饋贈。與此同時,全國師德論壇四川分論壇也在蓉城舉行,全省上千名教育工作者圍繞“師德”展開討論,教師“收禮”、“走穴”等現象成為熱門話題。
難受:“感謝”中隱含“索取”
鹽道街小學的劉家明老師認為,家長最初的送禮大多基于對老師辛勤培育孩子的感謝,“可到今天,我們都感覺這種感謝有些變質了,它背后還隱含了一層‘索取’的意思。”
劉老師說,好多老師都反映,家長們送禮的目的越來越明朗化,要么希望對自己的孩子“特別關照”,要么想為孩子在學校謀個“一官半職”。“這對其他學生非常不公平,老師們即使礙于情面收了禮,心里也不會好受。”
“知道我們這段時間最怕聽見別人說什么嗎?”劉老師說,聽朋友提起“老師可以哦,中秋都不用買月餅”這類話時,他聽得出話里的另一層意思,“我覺得這是在貶低教師,但如果不讓‘收禮’現象徹底消失,我沒有足夠的底氣反駁朋友!”
尷尬:挨罵、遭白眼、被嘲諷
在師德論壇上,一位姓孫的女老師講了這樣一件事:她在畢業班當班主任時,一名家長在教師節前送禮來了,一口一聲感謝,非常誠懇,弄得她推辭不得。可是這名家長走出她家不到10米遠,就罵開了,大意是當老師的都是勢利眼,見錢眼開。“聲音不大,但剛好被我一個同事聽到了。”
“很多家長送禮都是人為我為,看到別人送也就跟著送,生怕自己的孩子吃虧。”來自自貢的張順林老師認為,鹽道街小學的老師主動站出來謝絕饋贈的作法不失為一種改善家校關系的好辦法,“誰都送不出禮了,家長還擔心什么?”
實話:“走穴”耽誤學生缺師德
南京市嚴禁中小學教師“走穴”的規定成為老師們討論的熱門話題。很多市州的老師都承認,他們周圍有一些人有“走穴”的經歷,也的確有因此而影響了正常教學的情況發生。但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老師說,有些地方教師收入偏低,甚至不能保證工資按時發放,“走穴”也是被逼出來的。
“不管怎樣,教師的本職工作應該放在第一位。那么多學生交到你手上,就應該對他們負責。如果因為在外面賺錢而耽誤了本職工作,就是師德缺失的體現!”成都市的一位老教師透露,成都一些名校規定不準老師“走穴”,這也是這些學校教育教學質量好的因素之一。
早報記者何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