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9月10日,是我國的第20個教師節,教育部號召全國教育系統同社會各界一起,開展廣泛深入的教師節主題活動,隆重慶祝教師節。茶話會一個接一個,表彰大會轟轟烈烈……然而,這一切慶祝活動會不會像漂亮的禮花一樣,只有剎那的光彩,教師節過后,便再沒人提起?
其實,尊師重教,不應只是過
節而已,還要落到實處。
教師節跟中國傳統的節日中秋節離得很近,因此,不少幼兒園、中小學校學生的家長,都傾向于在教師節前夕,給老師送上一兩盒月餅,一來表示對老師的敬意和謝意,二來希望老師對自己的子女多費些心思,好好調教。
但是,如果家長們僅僅是在教師節的時候給老師送盒月餅,而平時卻對子女的教育不聞不問,對老師的工作也不配合;如果主管部門僅僅是在教師節的時候開個茶話會表彰優秀教師,號召向優秀教師學習,而平時卻不致力于改善和提高教師的待遇,給教師營造一個良好而穩定的教學環境,那么,慶祝教師節就完全背離了它的初衷,變成一種奢華而無多大作用的形式。
雖然教師一直被視為神圣的職業,但在其背后卻還有很多辛酸,還有很多亟待解決的問題:欠發教師工資的報道屢見不鮮,貧困地區的教育機構更是捉襟見肘;精神壓力大,經常超負荷工作;對自身職業的價值發生認同危機,根據某項調查,僅有15%的教師對自己的工作表示滿意……
“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棵草去。”陶行知的詩句是教師高風亮節的寫照,然而,缺乏物質和精神保障,勢必影響教師教學水平的提高。
今年教師節的主題是“光榮的人民教師”,但如何尊師,如何重教,如何把尊師重教落到實處,不是喊幾句口號,唱幾句贊歌即可的。畫餅豈能充饑,望梅難以止渴。單方面強調教師的奉獻是不公平的。當尊師重教的倡導落到實處,教師的積極性主動性才能得到很大的提高。(時報記者
蒙 暉)
特約編輯:yxch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