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網濟南訊 記者從省煤炭工業局獲悉,我省將推行章丘建立縣級礦業集團的做法,對全省鄉鎮煤礦進行整合。目前,棗莊市薛城區等產煤縣(市、區)已開始對煤礦整合進行部署。
我省共有214對鄉鎮煤礦,主要分布在淄博、濟南、棗莊、萊蕪等市,90%以上年產量都達不到9萬噸。鄉鎮煤礦是我省安全事故的多發
點。而且,由于布點多,組織生產混亂,難以實現煤礦產權、管理權、人才使用的集中。更為嚴重的是,由于無計劃開采,造成嚴重的資源浪費,影響煤炭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據省煤炭工業局安全處負責人介紹,今年3月8日,章丘市對全市47對鄉鎮煤礦以貨幣化買斷資產的形式進行重組,整合為12對市屬煤礦,由依托煤炭局組建的市礦業集團等5大企業實行人、財、物和安全的統一管理,鄉鎮以下辦礦體制全部取消,原稅收體制不變,實現稅收仍列入鄉鎮考核。來自章丘市的統計表明,全市煤礦企業個數減少,利稅卻猛增:今年1至8月份,全市共產煤107.88 萬噸,創利稅1.35億元。而去年全年全部鄉鎮煤礦創利稅只有3000多萬元。
省煤炭工業局副局長卜昌森認為,鄉鎮煤礦整合的意義在于:首先,一批懂業務、素質高的人員走上了管理崗位,有利于煤礦的安全生產;其次是摸清了井下資源儲量、開采情況等,促進了可持續發展;更為關鍵的是,有利于資產的合理利用,積聚資本,以地下養地上,發展新興非煤產業。
記者 張思凱 實習生 高根熙 報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