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府決定從今年起每年轉移農村勞動力不少于6.5萬人
早報訊 記者昨日從市勞動保障局獲悉,市政府剛剛出臺的《關于進一步做好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工作的意見》中提出,從今年起,全市農村勞動力向二三產業年均轉移人數將不少于6.5萬人,到2007年,向二三產業轉移農
村勞動力將達到28萬人以上,職業技能培訓每年不少于3萬人。
我市提出要求,各級工會要按照有關法律規定,最大限度地把進城農民工組織到工會中來,通過工會等組織,切實維護農民工的合法權益。(記者
劉承智)
相關鏈接
十項措施幫民工“安家”
為保證農民工能順利轉移到二三產業,并有效保護這些農民工的權益,我市有關部門還將采取就業信息全市聯網、為農民工辦理“就業通行證”等10項措施,保證進城農民工與城市市民享有同等的權利。
就業信息全市聯網
據介紹,在兩年內,五個縣級市及黃島、嶗山、城陽區將在現有勞動力市場的基礎上,建立起覆蓋城鄉的區域性綜合勞動力市場,使城鄉各類求職者享受平等的就業服務。各市、區將進一步完善鄉鎮(街道)勞動就業服務工作機構,就業信息實現全市聯網。
手持證明便于就業
從今年開始,我市農村勞動力可免費參加由勞動保障部門組織的就業指導,對經過就業指導且符合條件的人員,發給“就業通行證”———《青島市農村勞動力就業指導手冊》,作為轉移就業和享受優惠政策的憑證。
政府掏錢教你技能
政府有關部門將對有就業要求的農村勞動力開展培訓,力爭使大多數人特別是青壯年都能掌握一兩門專業技能。費用由政府、個人共同負擔。對參加勞動預備制培訓學習的農村應屆初中畢業生,可按比例減收學費,困難家庭學生免收學費。
嚴懲不簽合同單位
影響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的限制將全部取消,逐步實行城鄉統一就業政策。用人單位要依法為農民工繳納社會保險,與其簽訂勞動合同。今后,對招用農民工不辦理用工手續、不簽訂勞動合同、濫用試用期、惡意拖欠和克扣工資、拒絕繳納社會保險的用人單位,有關部門將依法嚴肅查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