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互聯網的迅猛發展,互聯網絡為我們的學習方式帶來了巨大的變化,給現代教育帶來新的發展機遇。
因為“終身學習”的推行,加上信息科技的進步,讓學習的空間更加廣大、更加的彈性化,“遠距離”的學習也因此成為各個專家學者研究的對象,期能為“想學習”的個人尋求更加完善的學習理論與學
習方法,讓學習者可以放心的學習。遠距離的學習從“點對點的架構”發展到“虛擬學習架構”,這樣就形成了一種全新的學習模式——虛擬學習。
虛擬學習就是依據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并以網絡及多媒體技術為依托而構建的一種在線式(Online)的學習方式。這種學習方式以學習者為中心,為學習者提供符合個人需求和特點的互動實時的課程。課程的設計注重學習者的及時反饋和學習效果,其形式為虛擬學習社區,“在虛擬的環境里學習現實世界”。虛擬學習的出現必將給傳統的教學模式帶來巨大的沖擊。
一般人會將“遠距教學”與“虛擬學習”混為一談,造成混淆,這是因為這兩者都是采用“遠距離”的學習,但是其中主要的差異性即在實施方式的不同,前者主要是采用異步教學,如錄像帶教學、電視教學等,而后者主要是采用同步教學,進行同步的討論會,現場有虛擬教室、虛擬同學、虛擬學伴、虛擬教師等來進行“教”與“學”的動作。
那么作為一種“虛擬”的學習方式,它的“真實”又體現在哪里呢?還是先讓我們來看看虛擬學習有哪些特點吧!
一、互動性
互聯網絡超越地域限制實現了良好的互動性。思想需要交流,也只有在交流中才能得到提升。網絡產生的最初動因就是使信息的傳播更快捷,使人的交流更便捷。隨著網絡及多媒體技術的成熟,網絡上的“互動”已經不再是一種“理想”而是現實存在。虛擬學習依托最先進的信息技術,實現了學習的互動性。
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的直接“互動”,在同一教室中(空間)時可以面對面的在同時(時間)討論同一問題,不存在時間和空間上的差異。但是如果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身處兩地,甚至遠隔千里,那該怎么辦?
虛擬學習通過在網絡上架構學習平臺,為身處不同地方的學習者提供了一個能夠通暢交流的“虛擬課堂”。學習者即使身處雪域高原或者天涯海角,他們的學習都能夠達到良好的互動性。
二、實時性
信息交流反饋的實時性體現在反饋的準確及時和無障礙性。眾所周知,在網絡沒有出現的時候,解決異地遠程教學的辦法是函授和電視教學等方式。這些方式最大的缺點是教師和學習者在同一時間內只能單向地向對方傳遞信息和反饋,特別是學習者的反饋不能實時的反饋給教師,這樣光是在信息的傳遞這一環節上就花費了很多時間,而且在這一環節還可能導致信息的“失真”,不符合傳播理論的要求。同時學習者相互之間也無法形成良好的相互溝通交流模式,這樣形成了一個個封閉的信息“孤島”。
虛擬學習的良好互動使得信息和反饋的傳遞能夠同時進行,而且現代網絡技術又能將“失真”控制在最低限度。有了這些保障,學習的反饋就能做到及時和準確。
三、個性化
虛擬學習和以往教學方式不同之處還體現在“因材施教”。這種學習模式比小班化教學更加注重學生的個性特點,學習者通過網上的注冊,可以進入一個完全適合個人特點的課程體系,實現一對一的學習,并且可以向“社區”定制自己所需的課程、資源來滿足自己的學習需求,學習時間也更具彈性,完全體現了以學生為中心的新型教學模式的特點。
虛擬學習是基于學生的自學能力、及自我控制學習步調,以各種討論方式來進行學習,讓學生可以有更大的彈性及空間來選擇學習;虛擬學習將混合各種多媒體教學所形成的影響進行統整,達到統合多媒體教學成效、優點的一種功能強大的學習途徑。
虛擬課程與正規的課程的主要的差別如表一所示:
表一 虛擬課程與正規課程的差異
|
虛擬課程 |
正規課程 |
上課時間、地點 |
不限,可在家中、學校等 |
需在學校教室中按照所排定的課程表來進行 |
上課方式 |
可利用網絡、錄像帶等教學媒體來進行教學 |
需采面對面教學 |
學習步調 |
可不斷重復的學習 |
“教”與“學”之間缺乏互動性 |
課后輔導 |
可重復學習,不懂的地方可以線上詢問 |
需增加時間來進行課后輔導 |
學習成效 |
可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 |
較屬被動學習,只依靠教師的課程目標進行 |
與教師的聯絡方式 |
可透過線上電話、傳真、E-mail等方式 |
只能在校時間可進行課程解惑 |
學習資源 |
與一般課程學生同等學習資源 |
包含個別輔導、職業輔導、導師輔導、及一般學校資源 |
修課時數限制 |
注冊一次可修多門課 |
依各校不同而有不同 |
學習經驗 |
可得到“第一手經驗”,避免得到經過教師詮釋的信息 |
學生只能學到教師詮釋后的教材內容 |
教材內容 |
生動、活潑,大至一棟建筑物,小至如原子等 |
只局限在平面的圖形表現上 |
四、平等性
虛擬學習的另一個特點是平等的互助合作學習。網上社區有來自各個地區的學習者。網上社區提供了豐富的資源和工具,為所有學習者提供了良好的合作環境。如人大附中網校推出的基于網絡的研究性學習平臺,就是這種小組合作式學習的一種模式。學習者之間在平等的交流過程中實現學習的互助合作,或者完全不受地域限制地在網絡社區中自由組成合作小組完成某一具體任務。這種合作在網絡虛擬學習出現以前是完全不可想像的。
五、生動性和現實性
虛擬學習雖然其教與學的環境完全是建構在網絡這一被人們稱作“虛擬的世界”、“不真實的世界”的環境中的,但虛擬學習的內容和其展示的情境是真實世界的反映。它是用虛擬的技術來展示真實情境,虛擬的只是學習的環境。目前網上的虛擬“真實”學習社區也已經出現,人大附中網校實時互動課堂就是這樣一個網上的虛擬“真實”學習社區。
六、結束語
虛擬學習的出現無疑將改變現今人們的學習方式,它具有不受地域、時間限制,學習有更高的自主性等優勢,這是傳統課堂教育所無法企及的。
(特約編輯Realis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