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城陽區著眼于建成全省乃至全國最安全的區域之一,堅持情教、物防、人控“三措”并舉,挖矛盾產生的根本,在源頭上消除矛盾隱患,打牢了“平安”之基。今年以來,該區可防性案件同比下降11.8%,防止民轉刑案件6起,防止糾紛激化25起,避免上訪56起。 寓嚴管
為情教,筑牢思想上的第一道“防線”。城陽區結合“全民大教育”活動,委派專人赴全區230多個村莊社區,就犯罪的種類、危害等與20余萬群眾進行“面對面”的交流與溝通。同時,公檢法司部門長期、定期組織“送法律下鄉”。某街道村民陳某,與人發生爭執受輕傷,便抱著“以牙還牙”不法的念頭欲伺機報復。在聽了宣講人員的講解后,豁然開朗,并通過有效手段妥善解決了問題。 提前介入,靠服務把違法行為化解在“萌芽”狀態。某村民王某刑滿釋放找工作,但因其有前科,工廠拒不接受。接到所在村熱線反映后,政法部門出面協調企業,使其找到了工作,化解了他重新犯罪的想法。能將問題化解在“萌芽”狀態,得益于該區完善的為民服務體系。該區建立了服務組織、信息、交通、陣地和隊伍五大網絡,成立了由區主要領導參加的領導小組,涵蓋政法、勞動和社會保障、民政、工商、國地稅等部門,開辟了“7861111———真情到永遠,服務保平安”等專線電話,言必行、行必果。區勞動部門半年來舉辦用工招聘洽談會48場,提供就業崗位16300多個,有效化解因無業或失業而產生的矛盾隱患。 打造全方位、立體化的物防體系,形成不敢越雷池一步的威懾“防線”。只有完善物防體系才能給犯罪分子以威懾。對此,該區擴建起了功能完善、設備一流的110信息平臺,在城區主要街道、路口安裝了與公安指揮中心聯網的全天候監控器;投資近百萬元,在區行政中心安裝了內外監控和電子報警系統,在村莊推行了立體防控體系,經濟條件較好的村莊還推行了電子監控報警體系。區財政撥專款配置了6輛巡邏車,用于“三臺合一,三警聯勤”,在容易發案區域、外商投資較密集區域、人員流動較大區域、學校等重點區域配置了24輛治安巡邏車,采取定時巡邏或不定時巡邏相結合的方式,延伸動態防控的觸角,提高了快速反映的能力。全方位、立體化的物防,形成了縱到底、橫到邊的治安防范網絡,做到不留空白點、夯實了薄弱點。 以外來人口集中管理為重點,打造安全“防線”。目前,城陽區的暫住人口已達13萬。該區推行了外來人口居住地管理新舉措,收到了明顯成效。即對企業相對集中、外來人口相對密集的區域,實行統一的公寓化管理。目前,該區已建成外來務工者公寓46處,此外,按照村莊、企業用工人數建立起了12個人口管理站和400多個管理分站。在抓好集中居住的同時,該區各級各部門按照“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加大對外來人員的管理力度。如公安部門抓犯罪預防工作,區勞動、計生、團委、婦聯等部門切實搞好就業、教育、計生等工作,最大程度地化解外來人員犯罪的發生。到目前,城陽區呈現出外來人員逐步增加,犯罪現象逐步減少的良好態勢。(錢卓李澎濤張玉科周太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