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證盒飯衛生狀況不容樂觀
“兩元吃飽”“五元吃好”……上海許多路邊盒飯攤吸引了眾多食客。但是這些無證攤點的衛生狀況著實堪憂。記者隨意走訪了一些盒飯攤,很快便發現了共性的問題:
問題一:飯菜暴露擺放。為了
方便食客挑選,大多數攤點把做好的幾盆至幾十盆素菜葷菜全都裝在鋁制或不銹鋼菜盆內,完全裸露在室內或室外。一陣風刮來或者車輛駛過,紛揚的塵土飄向飯菜。此外,有些攤點還有蒼蠅在菜上飛飛落落。
問題二:有些攤點把飯菜擺放在室內,有的還設有玻璃隔斷,但盛菜的人不帶口罩帽子,
邊問邊盛菜,唾沫亂濺。有的讓顧客自己盛菜,也容易發生交叉感染。
問題三:加工場所臟亂差。有的在路邊起油鍋;有的狹小的廚房四壁都積了厚厚的油污;有的廚師光膀子炒菜,汗珠也滴到菜里;有的廚師炒完一個菜后只將油鍋隨意刷洗一下;有的菜沒洗干凈。
類似的不衛生現象在無證攤點很多。吃盒飯的市民大多采取眼不見為凈的態度。即使有時在盒飯中發現味道不對或者有小青蟲、小雜物之類,也懶得計較,大多是換一家店買盒飯。這種心態導致無證攤點有恃無恐,發展下去便發生了食物中毒事件。今年2月16日,上海松江區車墩鎮因不潔盒飯發生集體食物中毒事件,有131人出現中毒癥狀被送往醫院。今年7月1日,閔行區四家公司近300人發生集體食物中毒。事后查明,他們都食用了同一家快餐公司提供的盒飯。今年7月8日,上海南洋電器廠等多家單位的50多名工作人員,由于食用無證盒飯而中毒。至于吃了不潔盒飯后導致個體市民身體不適或上吐下瀉的,更是難以計數。
面對上海市發生多起因進食無證盒飯及桶飯導致的集體性食物中毒事件,上海市衛生監督所所長徐天強特意告誡市民:要增強自我保護意識,注意用餐安全,不要到無證餐飲單位就餐和購買盒飯。如果遇到食品衛生問題,請及時撥打監督電話,向衛生監督部門舉報投訴。上海還對全市盒飯生產經營單位逐一梳理,有證的而又不符合衛生標準的,責令立即整改;無證的堅決取締。
“盒飯族”健康誰來保障?
上海無證盒飯攤點每天要賣出多少盒飯?沒有人可以告訴你準確的數字,但最保守地估算,至少在100萬盒以上。這些無證加工點在衛生狀況、生產加工、原料搭配、外在包裝等方面的欠缺,不僅造成食用者營養的缺失,還直接導致食物中毒事件不斷發生。
上海現有1600萬人口,其中上班族在800萬人左右.一項統計表明,可以在單位食堂就餐的職工不到30%;另有20%左右的職工自帶午餐或到飯店就餐;還有50%即400萬人的職工只能選擇盒飯。可是,上海目前有資質生產盒飯的企業不到100家,根本不能完全滿足如此龐大“盒飯族”的需求。
上海一家咨詢公司最近作了一次調查。調查資料顯示,在被調查的徐家匯、南京西路、淮海中路等商業圈300家寫字樓中,擁有自己食堂的單位僅占到14%,66%的公司依靠定購盒飯來解決員工的午飯,還有20%的職工自帶午飯或外出就餐。在這些寫字樓定購盒飯的渠道中,從盒飯生產企業定購盒飯的僅占5%,其余都是來自兼營盒飯業務的飯店和家庭作坊。
據了解,賣盒飯的商販和企業通過發送精美外賣單、小卡片、試送盒飯等方式,把盒飯送到各個商務樓。許多吃盒飯的人都不知道這家店的門面在哪里,更不要說了解加工場所的條件了。記者撥打了一個外賣盒飯的電話,以單位要長期訂購30個盒飯的名義要求參觀加工車間,對方連說“請你放心”,但就是沒應允記者前去考察。
除了大量的送上門的盒飯,在上海的馬路兩旁,常常會看到一個個盒飯攤點,許多工作流動的人員,如出租車司機、民工、外出辦事的人員等面對著一盤盤大鍋菜,按照3元、4元、5元等標準挑選幾個菜湊成盒飯,坐在沿街的簡陋椅子上,草草應付一頓。
在零陵路上的一個盒飯攤旁,一位送水的工人告訴記者,他每天都要在盒飯攤上解決午飯,吃盒飯方便,錢不貴,也不用等,營養就顧不上了。雖然有的攤點燒的菜味道還不錯,但吃上幾個月,也會看著盒飯就難受。“沒辦法呀,我也想吃食堂呀,又好吃又省錢,但公司沒辦食堂呀!”
就連上海衡山路上一家辦有食堂的新聞單位,其記者們也經常叫盒飯,因為外出采訪誤了就餐時間,因為加班,因為有時候食堂的菜不好吃,因為食堂要排隊,等等。這家媒體的一位記者說,他對盒飯的基本要求是衛生、新鮮、味道,“盒飯的最大優勢是方便,隨叫隨到,至于營養,就不奢求了。”
而一項對上海“盒飯族”的小型調查表明,公眾對盒飯的需求主要有5個方面:價格,衛生,口味,方便,選擇性。市民一致希望吃到安全、健康的盒飯,理想價格在5-10元之間。
優質衛生的“冷盒飯”呼之欲出
要清除無證盒飯,一方面要打擊無證盒飯攤點,但更重要的是培植更多的合格盒飯生產企業,生產出更多符合市民需求的優質盒飯。
據了解,在上海,盒飯生產企業必須經過審驗合格后,才能批量生產。兩年以前,上海有合法資質的盒飯生產企業90多家。但是隨著上海嚴格整頓盒飯市場,目前上海盒飯生產企業只剩下30多家。為什么盒飯生產企業這么少?上海市衛生監督所所長助理李潔揭示原因:盒飯企業進入門檻高,投資大,利潤低。
上海一家著名盒飯企業的總經理向記者介紹說,對無證盒飯攤點來說,賣出10盒就能賺錢,而且利潤率可以達到100%以上;而對正規盒飯企業來說,銷量要在1萬份以上才能贏利。
目前,上海開始探索集團化經營的冷盒飯之路。冷盒飯是將盒飯生產、配送全過程保持在18℃。無法提供職工就餐的單位只要提供加熱工具,就能為職工解決就餐問題。
上海一家投資兩億元的標準盒飯加工企業最近投產了。它設有一個生產場地集中生產盒飯,全過程無菌操作而且保持18℃。18℃的盒飯可以直接食用,也可以加熱食用。只要有微波爐等加熱設備,市民就能吃上衛生健康的盒飯。目前,這家公司還在賠本階段:零售價5元到8元的盒飯,成本卻在8元到13元。
但公司負責人對前景表示樂觀:只要銷量達到13萬份以上,他們就會贏利。
記者認為,盒飯市場有著廣闊的前景,但發展趨勢應該是集團化管理。因為集團企業有著雄厚的資金支撐,有著良好的品牌信譽,更有可監控性。即便盒飯發生問題,消費者的合法權益也可以得到保障。
(綜合新華社專電 記者陸斌)
特約編輯:LUCKY
[天天健康]
[保健養生] [心理人生] [美容健身] [性福同行] [李博士信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