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網訊 長假過后,不少黃金周里過足電腦癮的人出現頭暈腦漲、全身酸痛、口干舌燥的癥狀,而這些人若上醫院檢查,身體通常并沒有什么大的問題。醫生將這種癥狀診斷為長時間使用電腦導致的“電腦綜合癥”。今天(9日)上午,解放軍302醫院特診科主任、主任醫師張新力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很多過度使用電腦的人都容
易得這種“電腦病”。
張主任說,長期使用電腦不注意的話,最容易受到侵害的就是眼睛,視力下降、眼睛干澀、眼紅。其次就是受電腦產生的靜電導致皮膚病,靜電會吸附大量懸浮的灰塵,從而使得面部皮膚受到刺激,會產生過敏起疹等現象。
張主任介紹說,記者、編輯、網絡設計師、打字員以及整天呆在公司的白領等長期以電腦為主要工具的人群屬“電腦病”的高危人群。
對長期使用電腦的人來說,做好防護工作非常重要。第一,操作時保證正確地坐姿,盡可能保持自然的端坐位,將后背坐直,并保持頸部的挺直。兩肩自然下垂,上臂貼近身體,手肘彎曲成90度,操作鍵盤或滑鼠,盡量使手腕保持水平。第二,電腦的擺放高度要適度,將電腦屏幕中心位置安裝在與操作者胸部同一水平線上,最好使用可以調節高低的椅子。第三,眼睛與屏幕的距離應在40至50厘米,使雙眼平視或輕度向下注視熒光屏,這樣可使頸部肌肉輕松,并使眼球暴露于空氣中的面積減小到最低。第四,注意勞逸結合,避免長時間連續操作電腦。第五,要保持皮膚清潔。為減少輻射,應使辦公室保持通風干爽,勤洗臉也能防止輻射波對皮膚的刺激。第六,合理的膳食有助于防止電腦操作者患上“電腦病”。應多吃些胡蘿卜、白菜、豆芽、豆腐、紅棗、橘子以及牛奶、雞蛋、動物肝臟、瘦肉等食物,少食肥甘厚味及辛辣刺激性食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