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報財富專訊 昨日上午,市政府召開了日本周青島投資環境推介會,向日本企業家重點介紹了正在籌建的青島未來的“自由港”——前灣保稅物流園。
保稅物流園便利多
據青島保稅區管委會副主任鄭德雁介紹,8月16日國務院辦公廳正式
批復海關總署《關于擴大保稅區與港區聯動試點工作的請示》,批準青島保稅區與鄰近的青島港的前灣港區開展聯動試點,使青島打造“自由港”邁出了實質性的一步。目前確定的試點區域是青島前灣保稅物流園區,該園區位于青島開發區濂灣河入海口與青島前灣港區交匯處,規劃面積1平方公里。物流園區專門發展倉儲和物流產業,不得開展加工貿易業務。
據了解,保稅物流園區實行封閉管理,是繼保稅區、出口加工區之后我國對外開放度最大的政策特區,享受保稅區相關政策,在進出口稅收方面實行出口加工區的相關政策,即國內貨物進入園區視同出口,實行退稅;園區貨物內銷視同進口,按實際狀態征稅;區內貨物自由流通,不征增值稅和消費稅。
黃島海關副關長王繼軍介紹了保稅物流園區享受的通關新政策:區內與區外設置先進的海關監管隔離設施,按照貨物實際流向建立專用卡口,配備先進的海關監管設備和系統,貨物進出區由專用監管車輛承運;二是實現網絡化管理。海關、地方政府、稅務、外匯管理、企業等部門之間聯網,信息共享,網上辦公;三是以企業為單元建立電子賬冊,記錄企業貨物進出情況,便于海關及時掌握企業貨物進、出、存情況,實施有效監管;四是實行相應的稅收政策,區外進入聯動區域的貨物,予以退稅;區內貨物出區內銷,按實際狀態征稅,辦理手續。
青島保稅區管委會副主任鄭德雁介紹說,保稅物流園區建成后,進區企業可享受一系列優惠政策:一是出口退稅。貨物從國內非保稅區進入物流園區,予以退稅;區內貨物出區內銷,按實際狀態征稅;二是網上辦公,電子賬冊管理。區內企業與海關、地方政府、稅務、外匯管理等部門聯網,實現無紙化通關;三是享受放開“一線”、管住“二線”的政策,保稅區與境外的貨物進出更加自由,區內企業之間的貿易更加方便。四是享受部分相配套的進出口、外匯、商品檢驗檢疫等優惠政策。
日商傾心“自由港”
市外經貿局副局長張海防特別指出,外商在青島前灣保稅物流園區設立跨國采購中心具有相當的優勢:凡區內注冊企業均可設立;享受出口退稅政策;可以開展分級、挑選、刷貼標志、改換包裝形式等簡單加工及集裝箱拆拼箱業務。目前,外商在區外設立采購中心須注冊資本達到3000萬元人民幣以上,并且須報商務部批準。
青島日本人會會長大谷吉治認為,青島前灣保稅物流園不僅對內可帶動區域產品出口,對外可吸引國外貨物在此流轉。來自保稅區的企業伊藤忠(青島)有限公司總經理大成真樹表示,他非常看好建設保稅物流園帶來的機遇,尤其是在稅收方面的優惠政策和通關的便捷,并將于近期考慮把部分公司業務“移師”前灣保稅物流園區。
山東海豐國際航運集團有限公司執行副總裁楊現祥認為,青島前灣保稅物流園區對國內企業的吸引力也很大,尤其作為沿黃河流域惟一的保稅區,對內陸省份的相關企業頗有誘惑力。記者劉世杰
相關鏈接
保稅物流園區
保稅物流園區由集裝箱中轉區、國際配送區、國際商務與商品展示區、查驗區等功能區組成,具有國際中轉、國際配送、國際采購和國際轉口貿易四大功能。按照國務院關于“區港聯動”的批復要求,保稅物流園區與碼頭區統一規劃建設、統一物流業務流程,將碼頭作業、海運物流、保稅功能集成運作,形成集碼頭作業、海運物流、產業鏈物流等業務一體化運作的模式,真正體現“區港聯動”的特點和國際自由貿易區的完整內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