濃重的一筆
10月9日,由東北亞經濟論壇、民盟中央、中華全國工商業聯合會、經濟日報社、山東省人民政府主辦的“2004東北亞經濟合作論壇”在威海落下了帷幕。來自聯合國等國際組織、東北亞地區各國政要、商會社團、企業名流、東北亞地區的著名學者研究機構代表等參加了此次論壇
。吳儀副總理在致辭中,提出了倡導深化東北亞區域經濟合作三原則。
東北亞的經濟合作正走進一個新時代。而熱情好客的山東人,牽起了東北亞各國的手,為東北亞地區的合作與發展,搭建起一個高層次、權威性、具有影響力的對話平臺。
“東北亞各國發展水平不同,資源條件各具特色,經濟互補性強,合作空間巨大,是全球最具發展活力和發展潛力的地區之一。”此次論壇組委會負責人,在電話中接受了記者的采訪。
據介紹,早在2002年,中國加入WTO后的第一年,山東省政府就在威海承辦了以“中國加入WTO與21世紀的東北亞經濟”為主題的東北亞經濟論壇。事隔兩年,山東省再次以“交流、合作、發展———加強東北亞區域經濟合作,促進共同繁榮發展”為主題承辦了此次2004東北亞經濟合作論壇。
“這順應了區域內各國的愿望,能使各國增進彼此間的了解、理解和信任,在相互合作中謀求共同發展。”據負責同志介紹,“去年10月,在第七次東盟與中日韓(10+3)領導人會議上,溫家寶總理對促進東北亞地區的經濟交流與合作,就提出過總體設想。”
11日,2004東北亞經貿洽談會也落幕了。在接待了近五千名來自四名八方的賓朋后,山東威海又恢復了以往的幽靜。蒼山滴翠,風景如畫的威海,在東北亞經濟界留下了濃重的一筆。
水大魚肥
東北亞地區幅員遼闊,資源豐富,市場巨大,產業結構和商品結構的互補性強,是全球經濟中最有活力的地區之一。從上個世紀60年代以來,首先是日本和韓國經濟起飛,再到中國的改革、開放和經濟迅速發展。東北亞也正在成為拉動全球經濟增長的重要動力之一。
但是,東北亞地區的經濟合作還處于起步階段,區域內貿易額占其對外貿易總額的比重不到20%,這大大低于北美自由貿易區和歐盟的水平。因此,進一步加強經濟合作成為區域內各國共同的愿望。
而國際間的金融合作,可以說是“水大魚肥”,是經濟合作的最重要的內容。
中國深圳市創新投資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靳海濤在論壇中指出,21世紀,經濟全球化與經濟區域化,已成為不可阻擋的發展趨勢。金融的一體化是經濟全球化的核心,加強金融合作對推進東北亞地區的經濟發展,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
“要設立東北亞開發銀行。”大韓民國中央銀行前行長樸圣相發表了自己的見解。在他看來,開發銀行不僅可以把這一地區的間接資本投資到大型工業企業,也可以融資到利用高技術生產零部件的中小企業中去。
記得2003年11月份,《財經時報》曾報道,以服務東北亞經濟為主旨的“東北亞銀行”的籌備工作已經展開,這將是一家“以贏利為目的的商業銀行”。但后來就沒有再聽到其他相關的信息。
而今,借山東拉起東北亞之手的東風,“東北亞銀行”是否會東山再起?
助半島起飛
山東地處中國東部沿海,是中國經濟發展最具活力的地區之一。
2003年,國內生產總值達到12430億元,連續13年年均遞增10%以上。東北亞經濟合作的新態勢,為中國經濟帶來新的發展機遇,也為山東的發展繁榮提供更多的商機。
據介紹,山東自古以來就與世界各國特別是東北亞國家和地區保持著緊密的聯系。目前已經與200多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經貿聯系,與38個國家建立了121對友好省州、友好城市關系,世界500強來山東投資的達到100多家。
山東省是中國大陸最早與韓國開展交流的地區,同時也是韓國企業的投資最為密集的地區。
截止到2004年6月底,山東省引進的韓國實際投資額,累計達112億美元,占整個中國引進的韓國實際投資累計額232億美元的一半。2004年上半年,韓國企業對山東的投資同比增長高達59.87%,呈現出強勁的增長態勢。
2003年,韓國與山東省之間的貿易總額達96.4億美元,繼續保持山東省的最大貿易伙伴地位。
2003年山東對日本、韓國的進出口總額,分別達到89億美元和96億美元,日本、韓國在山東的外商直接投資,分別達到4.6億美元和28.4億美元。
山東省已經把青島作為龍頭的半島起飛當成突破口,而牽手東北亞,助半島起飛,就是實現這個戰略的重要一環。
山東省省長韓寓群在論壇上,向世界展示了一個“大而強、富而美”的新山東,并把這個“心結”表露的明明白白。
韓省長指出,我們繼續把擴大對外開放作為加快山東發展的重要措施。山東將積極推進膠東半島金融體系建設,大力吸引國外銀行和金融組織,在半島設立外資銀行和金融代表機構,進一步強化青島的融資中心、結算中心、交易中心功能。大力發展膠東半島地方金融機構,同時,積極鼓勵企業到國際市場融資。
“我們有明顯的優勢、有良好的條件進一步擴大與東北亞國家和地區的合作。”韓省長說。
山東正走進東北亞經濟合作的新時代。
◆導報記者段艷李琮濟南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