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社區輻射,向樓院滲透,向家庭延伸———全市文明城市創建“細致入微”
本報訊 在市北區大大小小的街道樓院,給不文明現象“畫像”活動近年來一直開展得有聲有色,截至目前居民已經列舉出十大類幾百條不文明行為,并有針對性地提出了改正措施。在街頭巷尾說文明
、言談話語別陋習的氛圍中,居民群眾用自我討論、自我教育的形式提高了自身文明素質和社區文明程度。
“畫像”活動是我市群眾自我教育的一個縮影。近年來,我市精神文明建設堅持以人為本,以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為總抓手,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大處著眼小處著手,小節之處抓大德,細微之處建文明,深入扎實地推進了文明城市的創建工作。
近年來,我市把精神文明創建切入點放在規范居民的言行上,從一句話、一個行動、一種現象抓起,由小到大,由淺入深,逐步把居民的言行規范到文明的坐標中。陸續開展的“革除陋習,走向文明”、“文明從我做起,提升青島形象”、“小手拉大手,文明跟我走”、“培育城市精神,提升文明素質”等活動,在引導廣大市民從身邊小事做起、實踐文明行為中發揮了積極作用。其中,在開展城市文明交通“三讓”活動中,我市形式多樣地開展了摒棄“十大行車陋習”和“十大行路陋習”等教育活動,進一步深化了市民對“三讓”活動的認同感,目前“三讓”活動已打造成城市文明交通的品牌。
城市環境關乎城市形象,是精神文明建設的一項基礎性工程。近年來,我市以城市環境綜合整治為突破口,從清理好一處垃圾、管好一個樓院等“細枝末節”做起,大張旗鼓地開展了“人人參與,美化家園”、“三項整治”等活動。針對環境臟亂差問題,市領導帶頭和廣大市民一起打掃衛生、撿拾垃圾,全市連續幾年開展了“清理垃圾、清除違章、搞好綠化”等環境綜合整治。為加強長效機制建設,我市建立起“全民環境衛生日”制度,堅持每月的第一個星期五為“全民環境衛生日”,清掃單位內外和社區環境衛生。
群眾自我教育活動的廣泛性、深入性,使我市文明創建逐步向社區輻射,向樓院滲透,向家庭延伸。目前,群眾自我教育活動已開展到社會的每個細胞,即使作為城市小角落的樓道也成為我市精神文明創建工作的重點。針對樓道內的亂貼亂畫、亂堆亂放,破壞設施及鄰里糾紛等不文明現象,李滄區在全區街道社區掀起了“樓道革命”,開展文明樓道創建工程,重點抓好“清、拆、凈、亮”四個環節,目前全區已有200多個樓道達到了文明樓道的標準。
以“從我做起、從細節抓起”為特色的精神文明創建工作的扎實推進,使市民加強了道德規范和文明禮儀,并優化了我市發展軟環境:現在,到政府機關辦事,快辦理快落實的多了,漠然推諉的少了;外商來青投資,提供周到服務的多了,吃拿卡要的少了……城市整體文明程度的提升,為我市經濟發展社會進步提供了動力和支撐。(本報記者
張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