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留學主人公現就讀于牛津大學工程系一年級,原上師大附中學生。2002年9月在上教國際專家的幫助下送入英國著名女校RoedeanSchool攻讀兩年的A-Level課程。2004年8月她憑借個人努力成功考入英國牛津大學工程系。
懷揣著和其他留學生一樣的理想和抱負,我在上海讀完高二后便在親戚和朋友眾目的期許下,踏上了英倫求學之旅。
異國印象
這確實是一個古老、美麗而又發達的國度
剛到英國的時候可謂人生地不熟。夢幻中的英倫終于變成了眼前的現實———這確實是一個古老、美麗而又發達的國度。即使是在倫敦,這個在英國最繁華的都市,也少見有到漂亮的高樓。然而與此形成極其鮮明對比的外墻泛黃,帶著歷史印記的老鐘樓、老城堡卻是隨處可見。
英國的交通可謂四通八達。有些線路或許是因為使用年數已久,誤點和故障時有發生。倫敦的地鐵我粗略估算了一下,總共有八九條之多。如果乘之前沒有得到任何人的指點,恐怕還有些不適呢。同一個站頭可以停靠不同的車子,而且就算是同一條線的車子目的地也有可能不同。剛去的時候,我是幾經周折才趕到Brighton———英國南部一個美麗的海濱城市。我就讀A-Level的學校就坐落在那兒。
校區位于山上。古老的城堡式建筑面向大海,風景自不必說,但是風也很大。最厲害的時候,走在路上,腳剛抬起來,就會有種被吹到一邊的感覺;逆風而行的話,可能根本無法前行。
女校特色
不僅注重學生課堂知識的傳授,而且還很重視培養學生各種課外能力
Roedean在當地是個很有名的女子學校。因為她教出的學生不僅質量不錯,而且有許多成績優異的學生還擅長體育、音樂。可謂智育和體育全方位發展。
英國的學校與中國的有很大的不同。不僅注重學生課堂知識的傳授,而且還很重視培養學生各種課外能力。每當學生鋼琴考級成功了,舞蹈考試通過了,運動比賽得獎了,或是其他諸如此類的獎項,學校都會召集全校師生舉行一個簡短的慶祝儀式。由學校頒發證書和徽章,徽章可以別在校服上。這無疑給了大家很大的滿足感。
所以除了學業外,學生們都會踴躍參加各類社團活動。
社團在形式上有一對一的,也有以班為單位的。甚至于學校里有許多人的樂器演奏和舞蹈水平都到了職業水平。
每年學校都通過舉辦各種戲劇比賽、音樂比賽、運動會和跳舞表演等活動為學生提供各種才藝展示的機會。當然這其間會得到老師的鼎力協助。諸如編劇本、舞蹈等方面,老師都會提出許多不錯的建議。其它方面從導演、舞臺策劃、演員選擇到燈光、音樂、配音等等則都是學生自己完成的。為了讓舞臺效果更好,學校還會請人專門做出不同的布景。表演的戲劇水平簡直可以和職業演員媲美。學校的一次戲劇演出《WhataLovelyWar》還上了當地報紙呢!
學業壓力
我的經驗是認真上課,平時做作業時,不要為了求質量而刻意放慢速度。
學生以學業為主。學校最重要的自然還是學習。英國的學習與我原先想象的不同。
雖然規定一年必修4門課,而我則選了5門。其學習并不比在中國的學校輕松。老師雖說不會總是出無止盡的難題給你做,但學習的速度卻是提高了不少。數學方面在A-Level時便已學了點微積分,統計之類的。化學則比較注重有機化學,而考試中不大碰到計算題,老師比較喜歡讓學生解釋各種現象。物理也是一樣。也許因為學生人數少的緣故,老師們通常都會耐心地讀我們寫的長篇大論。
另外,我還學了一門經濟。許多人都說經濟很難,能考到A是很不容易的。我的經驗是認真上課,平時做作業時,不要為了求質量而刻意放慢速度。我的經驗告訴我習慣成自然,考試的時候可能會來不及的。平日里多看看,多聽聽經濟新聞?荚嚽罢J真看筆記,那么就應該沒有什么太大問題了。
課余實踐
通過參加各種活動使我逐步了解了英國的文化背景,快速地適應了英國的社會生活。
除此之外,學校還開展其它各式各樣的課外活動供學生選擇。如十幾個人建立并經營一年的小公司。一組女孩組裝出一輛可以載人的車并測試它的功能。還有到慈善機構做義工等等,可謂豐富多彩。
我在校時參加了小公司和做義工。在公司里,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職務,其運營模式和真正的公司幾乎相差不大。我們甚至要繳稅呢!每周開會也都有秘書做會議紀要。包括公司資金的籌集、個人的職務、公司的名字、產品的決定、生產、包裝和營銷都是我們大家同心協力一起努力完成的。結果,通過一年的運營,除稅后,公司資金幾乎翻了一倍。
另外在評比中我們還獲得不少的獎項:最優秀公司第二名,最佳表演獎,最佳產品第二名和最佳網站第三名。真有種飄飄然的感覺。
另外,每周六上午我都會和另一個同學一起去一家由慈善機構建立的小商店去做義工。來回的出租車費由學校負擔。這類商店一般是銷售由好心人捐贈來的衣物鞋帽。所以利潤盈余都會作為慈善用途。在那里,我遇到了形形色色的英國人,他們和學校里的同學、老師有很大的不同。我與他們的交談內容也自然有了區別。這樣也幫助我更好地鍛煉了英語能力。
通過做義工,我還學會了許多其它在學校學不到的東西,如使用收銀機等。來商店的顧客都很和善,見到我是中國人,有些人還會很好奇地問一些關于中國的問題。在他們的心目中,中國還是那個落后、貧苦的國家。我便會耐心地向他們詳細描述市場經濟繁榮、正在高速發展中的中國。他們在震驚之余便是慨嘆,有人當即表示有機會一定會去中國看看,親身感受一下變化中的東方古國———中國。甚至于有一位老先生還饒有興趣地向我學了幾句中文呢!
通過參加各種活動使我逐步了解了英國的文化背景,快速地適應了英國的社會生活。
英國朋友
記得有一次,我還被一個滿身酒氣的人幫助過呢!
英國的許多人都很友善。在學校里彼此見面都是要打招呼的。包括對陌生人,必要的寒暄也是少不了的。因為我讀的是非常古老的學校。所以,見到男老師我們要叫他Sir,女老師則叫她Madam。每當學期開始或結束搬行李的時候,別人見到你有困難,一定會主動過來幫你。我有幾次不僅在學校里被人幫助過,甚至于在火車站,也會得到許多陌生人的幫助。記得有一次,我還被一個滿身酒氣的人幫助過呢!
時光荏苒,轉瞬之間,兩年的女校生活宣告結束。我也開始慢慢地適應了英國式的生活。英語水平也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很幸運,經過兩年的不懈努力,我終于實現了人生的第一個愿望———即將踏入世界一流學府牛津大學學習。對未來,我充滿了無限的憧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