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畫為什么?一為收藏欣賞二為保值增值。一件作品標價幾千上萬甚至更多,怎么就值這個價,又該如何去欣賞呢?這些問題相當專業,不是輕易便能研究透。但如果你僅僅
是希望以此投資,可以說,你很快即可入門。并且,如今投資書畫,比較起“炒股”、“炒房”來似乎更有“搞頭”,并且在專業性上,也不會難多少。    “回賣”畫廊穩賺不賠
   日前,天主教堂旁的世文軒畫廊推出了一項驚人之舉,對所代理的我市某花鳥畫家的作品作出承諾:只要在該畫廊購買了該作者作品,按第一年后增值10%,第二年后增值12%,第三年后增值14%的價格進行回購。也就是說,如果今年你花3萬元在此買畫,三年后,你不想要了,畫廊愿意以40800元價格回購你的作品,真正穩賺不賠。
   對于此舉,當家趙世文坦然以對:“第一我相信藝術品市場的升值潛力,第二我相信我的眼力,第三我相信收藏者的鑒賞力。”老趙爽朗地說,三年后,這些畫價大幅上漲,“就怕我要買回來你都不出手啦!”
   對于趙世文的經營“創舉”,島城不少專業畫廊的經營者都表示理解,有幾家還準備與老趙交流一下。瀚畫廊的經營者表示:從我們這里出去的作品,如果愿意再拿回來,我們也會以市場價格為參考回購,“這不僅是對自己經營能力的一種信任,也是對書畫市場在近幾年必然會繁榮的一種信心。”
   書畫能夠以小搏大
   相對于這種穩妥的投資方式,當然還有更“心跳”的,“不過,那就要看眼力和運氣了。”
   “其實,書畫領域也是個能創造奇跡的地方,”一位“老畫廊”告訴記者,“我多年前曾收藏了一幅李苦禪的丈二匹大畫,前年看到升值不少,30萬元轉讓了。但去年中國嘉德拍賣會上,這幅畫竟以175萬元拍出,你說這市場有多大潛力?”
   不少畫廊和收藏者也深有感觸,“有些年輕人的東西真不錯,去年還800元一平方尺,現在1200元也拿不到了。”
   云峰畫苑的郭浩滿分析說,如今大多數中青代二、三線畫家,作品市值每平方尺僅3000至8000元之間,但這只反映目前市場對畫家的認知程度和接受價位。隨著創作高峰的延續,畫家的潛在才華和后勁進一步發揮,作品市值變化將會更大。“說不定,你現在投個萬兒八千,不用幾年,就成十萬八萬了。”
   專家分析,隨著經濟的發展,中國也將逐漸走向“原作收藏時代”,藝術品將會進入人們的消費預算,花數百、幾千或是上萬元購得心儀的藝術品原作如同置辦家具、電器一樣成為可能。而藝術院校的繁榮,全民藝術審美情趣的提高,都將使未來的藝術品市場前景看好。這對已漸有起色的島城畫廊界來說,都是“利好”消息。李會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