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對手打得晃來晃去不能還手了,腦漿子眼珠子腸子肚子滿天飛,于是心滿意足地站起身,咧著大嘴心滿意足地去找水喝了。“太有意思啦!可以打警察!”一個游戲迷走出網吧,興奮地說。
眼下,網絡游戲的畫面越來越逼真,拼殺越來越“刺激”,音效越來越“震撼”。而另一方面,青少年暴力犯罪事件頻頻發生。
二者之間是否有某種程度的關聯?經常接觸暴力游戲會不會導致青少年的暴力傾向?
游戲迷:對我沒影響
“玩這些游戲對我的影響主要體現在時間上,我不認為它會對我的性格或思維有什么不好的影響,我仍然是一個很溫和的人。”剛剛大學畢業,現在一家公司工作的焦某說。“但是據我觀察,暴力游戲對少年兒童的影響相對比較大。”據焦某的朋友介紹,他4年的大學時光幾乎是在游戲中度過的。
一位網名為“不知所謂”的游戲迷的回答很耐人尋味:“并不是因為我們玩所以暴力,而是因為我們暴力所以玩。”
筆者今天下午在網吧里隨機采訪了3位正在打游戲的青年,他們都表示,玩游戲不會導致暴力傾向。
專家:消極影響客觀存在
據介紹,國外曾做過這樣的心理實驗:讓一批少年兒童看暴力影片,之后觀察他們的反應。結果,孩子們基本傾向于暴力化玩耍,模仿影片中的暴力行為。
犯罪心理研究專家、中國人民公安大學的李玫瑾教授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暴力游戲與青少年暴力事件頻發有著密切的關聯,它對未成年人影響尤為突出!”李玫瑾說,許多暴力游戲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發生的,游戲迷們不承認并不代表它不存在。
李教授分析說,在游戲世界里,所有的問題都可以用武力解決。當青少年熟悉這種解決問題的方式之后,在現實社會中遇到沖突,便會采用這種最熟悉的方式來解決。在他們看來,這和在游戲里無數次重復過的行為沒太大不同,但在現實中卻會釀成大禍。
中國青年政治學院教授、中國青少年研究會副會長陸士禎也表示,游戲迷不愿意向別人承認打暴力游戲的影響并不出人意料,他們或者沒有意識到,或者不想讓別人知道。她認為,經常接觸暴力游戲對青少年的負面影響體現在3個方面。首先,影響青少年的價值觀。它會模糊青少年對好壞對錯的價值判斷,從而導致青少年的價值偏離。其次,影響青少年的行為模式。青少年游戲迷可能會在游戲過程中形成一種相應的道德觀念和思維習慣,從而在現實社會中與他人相處時習慣用暴力解決沖突。其三,影響青少年的情感。長期接觸暴力游戲容易使青少年習慣于血腥和暴力場面,進而可能會形成一種麻木的生命觀。 (實習生 陳邦明
)
特約編輯:張慶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