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鈴響起,開門迎來的是滿頭大汗的“宅急便”師傅,抱著一大袋新米。頓時,我心如潮水涌動……
9年前,剛剛到日本時,正趕上中國的傳統節日春節。雖然日本早已沒有了過舊正月的習慣,但福井縣大野市的日中交流協會卻特意從福井大學邀請了5家來自中國的留學生家庭,參加“雪節”,并入住到5戶
熱心日中友好的日本人家中。托這次活動組織者的福,我們一家3口有幸與川田梅子女士一家相識了。
6年前,我們離開福井,告別川田梅子女士一家時,川田梅子女士的依依不舍之情令我感動萬分!她特意叫兒子、兒媳和孫子們回家為我們餞行。尤其是看到我有孕在身時,如慈母般地叮嚀我:“你的媽媽不在身邊,這兒就是你的娘家,有什么需要,不要客氣!有空兒常回家來!”……
告別福井,來到東京。因為丈夫工作忙,加之我的中國語教室也日益繁忙,快節奏的生活,使我們失去了做留學生時的那一份悠閑(留學生時有獎學金),很少主動與身邊的日本人交往。對川田梅子一家,我能夠做到的僅僅是每年過年時那一張賀年片而已。梅子女士除了女兒誕生時,寄來一大箱衣服、被子外,竟然還有兩袋“尿不濕”!每到新米成熟時,總是要寄來大袋醇香的新米……一切的一切,是那么的細微周到,只有奉獻不求索取!這大概只有媽媽對兒女才會有如此情懷!慢慢地我不由自主地從心底里開始稱呼她:“梅子媽媽”!
離開福井6年多了,我一直沒有抽出時間去看她。今年過年時她說:她今年一定要來東京玩。她打電話說打算8月來。臨來之前她告訴我她和她姐姐一起來。雖然她們的弟弟就生活在離我家開車不到半個小時的地方,而她卻問我:“可不可以在你那兒住一宿?”我雖然嘴上痛快地答應她沒問題!可心里卻在琢磨:她的家不僅大得驚人,而且各種用具傳統而精美。我們的家不僅不大,且是人在旅途,湊合著過,怎么招待她好呢?真是感到有點兒不知所措。我首先想到的是否要買一套全新的“鋪蓋”。我打電話和當時在中國國內的丈夫商量,丈夫說:沒有必要,洗干凈就行。
她如期來了,相隔6年多的時間,我們在東京站月臺上一眼認出了對方,沒有絲毫的生疏感,真如母女相見。
一天的旅途勞累,晚上回到家,她拿出事先準備好的兩個信封袋子,一個給我兒子,一個遞給我。我極力推辭不要,她說一會兒出去吃飯時用,我想:大概她不想因為自己的到來而增加我的花銷吧,就順手接過放在身旁的桌子上。吃飯洗澡后,平日里8點多就入睡的她竟然高興得沒有瞌睡了。正好丈夫不在,我們兩個女人便有了“家長里短”的暢談機會。她關心丈夫工作是否順心、關心我中國語教室學生的多少、關心孩子的教育狀況……從工作、學習、生活,一一詢問。我也關心她的身體、關心她在老伴去世后的生活是否寂寞。從聊天中得知她很忙。今年71歲的她除了在家族的服裝工廠里上班外,還給幾個工廠里的中國研修生上日語課。她還在自家的田地里種許多研修生們以及她的朋友們喜歡吃的蔬菜水果,送給大家吃。而且兩周一次的日語課從早上到下午,她除了上課,還負責中午做一頓可口的飯菜免費招待大家。看著她帶來的一封封充滿感激之情的中國來信,我由衷地敬佩她。寫信的人都是3年研修期滿回國的中國人,來信中不是直呼她“媽媽”就是最后落款“你的中國兒子”。還有她帶研修生們去觀光地的一沓照片,照片中的年輕人圍著梅子媽媽個個笑容滿面……
第二天早上,我改變了平日牛奶加面包的早餐習慣,特意做了西安的韭菜煎餅。她吃得很香,連夸好吃好吃的同時,問我用的材料和做法,打算回去后做給研修生們吃。
分別的時候到了,她眼中噙滿淚花。踏入車站的檢票口,她一步一回頭地向我招手……望著她遠去的身影我仿佛看到了遠在中國的老母親!
回到家后,打開她遞給我的信封,是兩張嶄新的票子!這讓我不覺間淚水漣漣……來日本近10年了,我永遠都是以一個成人的身份立足社會,和周圍所有的人都是以一種平等互尊的關系相處,接到手里的所有錢都是自己勞動的報酬……我已經習慣了面對學生當“老師”的“說教”立場,習慣了照顧丈夫和孩子的“主動式”或者說“強者式”的立場。這幾乎徹夜不眠的“問寒問暖”、硬塞給的信封袋子,所有的語言、所有的動作,都讓我想到了媽媽!想到了無私的母愛!一種久違了的,被關愛被呵護的感覺讓我久久難以平靜!
轉眼間,她回去半個多月了,我的思緒還沒有來得及整理成文字,而今天,當我面對著滿頭大汗的宅急便師傅抱來一大袋新米時!梅子媽媽!我不知道該說什么好。表面上的我是一個開朗剛強的人,而心靈深處的我卻是一個多愁善感的人。是你,是你這真摯無私的關愛給予那脆弱的我一個休憩的港灣!
謝謝你!梅子媽媽。人間至高至純,最無私的愛就是媽媽的愛。在這遠離故土的異國他鄉,你那無私的關愛如陽光雨露把我滋潤……
“媽媽的愛,甜蜜的愛,叫我永遠思念……”
我真誠地祝福媽媽:永遠健康快樂! (紅葉/日本埼玉縣)
(特約編輯reali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