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山東省工業領域價格持續上漲,并且原材料價格漲幅成倍高于工業品出廠價格,形成價格“倒掛”現象。在上游工業行業利潤上升的同時,中下游企業面臨著巨大的成本壓力,利潤空間被擠壓,一些企業虧損額增加。
據10月21日濟南調隊公布的資料
顯示,今年前三季度工業企業原材料購進價格呈現“起點高、漲價面廣、持續攀升”的特點,與去年同期相比,平均漲幅13.8%。其中農副產品、燃料動力類、有色金屬材料價格上漲均超過15%,黑色金屬材料更達31.5%。
相比之下,雖然工業品出廠價也一直處于漲勢,但漲幅要小得多。與去年同期比較,前三季度工業品出廠價格上漲6%。其中,農副產品加工業價格上升9.5%,黑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價格上升26%。而儀器儀表、通信電子設備制造業、醫藥制造業、燃氣生產供應業等行業價格還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自去年開始的此輪漲價,并非“一漲百應”,而表現為結構性價格上漲。于是才“有人歡喜有人愁”。上游企業利潤急劇上升,1—9
月煤炭開采和洗選業利潤增長1.2倍,石油和天然氣開采業利潤一季度還有6%的下降,到三季度末卻猛增到33.6%。中下游企業因原材料漲價、產成品占壓資金,導致生產周期延長,資金普遍供應緊張。(通訊員
楊延斌 記者 李強)
責任編輯:屠筱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