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10月29日專電(記者楊步月、顧玲)
“很多患有軀體形式障礙的病人并不知道自己已經得了這種病,他們頭痛醫頭,腳痛醫腳,有的人把整個醫院跑了一大圈,結果還是沒能達到自己的滿意。”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心身疾病會診中心主任姜鳳英說。
姜鳳
英說,軀體形式障礙主要有三個類型:軀體化障礙、疑病障礙和軀體形式的植物神經功能紊亂。弄清了這三種類型的臨床表現,病人或其家屬就可以將病人的情況與這幾種表現進行比對,從而及早進行相關的治療。
軀體化癥狀:這類病人的身體不適可以涉及到身體的任何系統或任何部位。比較常見的是胃腸道感覺疼痛、打嗝、反酸、嘔吐、惡心等,有時皮膚也會出現異常的感覺,像癢、燒灼感、刺痛、麻木、酸痛等。病人可能會伴有明顯的抑郁或焦慮。這類病人的病程較長,病情時常波動。他們在綜合醫院多次就診,做過各種醫檢,但卻并沒有發現明顯的問題。姜鳳英說,在社交、人際關系、家庭生活等方面經常存在問題的人容易出現這種癥狀。
疑病障礙:患者持續存在疑病觀念,在并不確定自己是否有病時,他們總認為自己患有一種或多種軀體疾病;而且常將注意力集中在身體的某一個器官上,并對他認為的“軀體疾病”自行命名。在他人看來是正常或普通的感覺和外觀,卻被病人視為異常和令人苦惱,并經常伴有明顯的抑郁和焦慮。患者會反復就診,卻又往往拒絕醫生的解釋和保證,堅持認為疾病是存在的。如果要將他轉診到精神專科,病人會非常不滿。
軀體形式的植物神經功能紊亂:病人出現心悸、出汗、臉紅、顫抖、胃腸道不好等癥狀。還會出現部位不定的疼痛、燒灼感、沉重感、緊束感、腫脹感等。病人把這些癥狀歸于心血管系統、呼吸系統和胃腸系統等與植物神經相關的特定的器官或系統,但經過檢查卻沒有發現這些器官有病變。
特約編輯:LUCKY
[天天健康]
[保健養生] [心理人生] [美容健身] [性福同行] [李博士信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