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近日從北京傳來消息,城陽區與浙江溫嶺市、四川樂山市五通橋區通過了國家12個部委的共同評審,成為國家可持續發展實驗區。這是城陽區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推動全區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成果。
據了解,國家可持續發展實驗區是我國實施可持續發
展戰略的實驗示范基地,首批僅有三個區市入選。城陽區能夠入圍,反映了他們謀求經濟社會、資源與環境相互協調和可持續發展的不懈努力。
近年來,城陽區大力實施“科教興區”和“可持續發展”戰略,初步探索形成了“以人為本,經濟、社會與人口、資源、環境持續快速協調健康發展的濱海城郊型區域科學發展模式”,并以此指導全區的實踐,起到了明顯成效。
優化經濟布局和產業結構,促進區域經濟協調發展。在東部,切實抓好正陽東路、王沙路等重點路域的配套設施建設和功能開發,加快發展嶗山西麓觀光旅游業,推進大型社區開發建設。在西部,著力以正陽路西擴、青島出口加工區封關運作為契機,加快規劃調整、設施建設和招商引資步伐,全力構筑出口加工區2.8平方公里核心區及其配套產業開發,建設新型工業基地框架。
建設現代化園林生態城市,實現城鄉協調發展。城陽區以爭創“中國人居環境獎”為目標,大力推進以城區、街道駐地和村莊改造為重點的城市建設,逐步構筑功能完善、布局合理、各具特色、優勢互補的城市框架。目前,全區森林覆蓋率提高到28.8%,城區綠化覆蓋率達40.1%,人均占有綠地33.6平方米,榮獲山東省人居環境范例獎。建立和完善社會保障體系,(下轉第四版)
(上接第一版)實現經濟社會協調發展。城陽區在全國率先實行了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使全區適齡農民養老保險參保率達到90%以上;全面推行了農民新型合作醫療保險制度,參保率達到96%以上。
日臻完善的基礎設施與生態環境,提升了城陽區的城市及生態系統服務能力。目前,城區及街道駐地建成區面積達到32平方公里,城市化水平52%;全區工業廢水排放達標率、工業廢氣凈化處理率和工業固體廢物綜合治理率均達到100%;全區年空氣質量優良天數達到336天。(本報記者錢卓本報通訊員徐顯玉吳德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