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網絡的發展,越來越多的電子商務平臺搭建起來,也讓很多“創業”的學生有了小本經營的場所。從促銷、家教等勤工
助學的“俗套”中走出來,電子商務讓一些有創業夢想卻
害怕大賠本的學生有了發揮的場所。
網上勤工儉學
高敏是青島大學的學生,從事電子商務已經有一年時間。
高敏說,自己一直希望能開一個小服裝店,賣自己喜歡的衣服,而多年來同學開店失敗的例子已經太多了,房租、裝修的費用讓她不敢貿然去嘗試。后來,她發現有些做電子商務的購物網站,讓她靈光一現,經過幾次購買行為之后,她在易趣等網站上建了自己的小店,花了300元錢進了幾件衣服,就開了張。經過一年多的運轉,她現在已經在兩個購物網站上建立了自己的小店,還在網上建立了自己小店的相冊。
高敏說,現在幾乎每天都要有2個小時泡在網上,解答客戶的提問,隨時關注小店的動向,下午一下課就鉆進郵局第一時間給客戶郵寄他們買下的衣服,月底還要聯系進貨。小敏分析說,除了發布新品、成交代收服務費外,在網上開店基本沒有風險可言,所以比較適合學生族,“當然,沒有風險的同時也就意味著賺不了大錢。”小敏告訴記者,一般每月的收入在千元左右,當然遇到考試集中的時候,小店就基本歇業了。不過,這一千元的收入對普通大學生來說,已經稱得上“富婆”了。小敏對此也很滿意,她說她覺得在網上開店要比做促銷、做家教來得有成就感,“因為凡事都要靠自己,而不是簡單執行別人給定好的任務,更有創業的感覺。”
重視誠信才長久
說起電子商務,剛剛和表姐一起涉足的職專學生任芳有很多感慨,她說在網上開店,讓她知道了誠信的重要性。
任芳的姐姐有一家賣服裝的小店,為了擴大銷貨的渠道,她幫表姐在網上銷貨提取傭金。她說,在網上進行交易,雙方都很重視信譽問題,而不管是買家還是賣家都有信譽度的數值,這個店、這個客戶有沒有信譽,一目了然。任芳至今記得,有一次她登出了一個圍巾,為圖省事她就借用了一張雜志上的類似圍巾的照片貼到了網上,結果照片和實物出現了色差。她將圍巾打折賣給了一個老客戶,可因為色差問題沒有向客人說明,她少賺了錢也沒賺個好評,客人還給了她一個差評,說她用其它商品的照片欺騙客人。“她的差評就擺在那里,以后的客人都會看到。我那時候就后悔,為什么不好好珍惜自己的聲譽?”從此之后,凡是自己的貨存在任何小問題,任芳都會在在網上做注釋,她說現在自己已經快到“鉆石級”了,而良好的信譽也為她帶來了越來越多的生意。
電子商務長能力
楊潤(化名)是今年剛畢業的大學生,從事電子商務已經一年了。她說,現在做電子商務的大學生越來越多,在青島大學學營銷的她當時也是受了同學啟發,學以至用。現在,已經有了安定工作的她還是對電子商務有特殊的執著。
楊潤說,做電子商務給了學營銷的她很多啟發,如何抓住客戶心理,如何包裝商品都需要店主花一番心思,連店面和商品的名字都是吸引顧客的因素。現在,她的網上營銷越來越火,最近還在“淘寶”上建了一個叫“粉嘟賭的潘多拉”的小店,生意越來越趨向正軌。
從業者女多男少
做電子商務的學生中,女生占了絕大多數。
在記者認識的幾個學生中,全部都是女生,記者從她們的口中得知,她們知道的做電子商務的學生也全都是女性,除了個別給女朋友幫忙的除外。任芳說,她們在網上做的小生意,每項生意賺錢不多,而且前前后后從進貨到送貨有多道工序,所以以男生的“心氣”和“粗心”,往往讓他們不屑一顧或難以勝任。
工商稅收管理薄弱
網上建店需不需要工商部門的批準?需不需要繳納電子商務稅?記者從市工商局得知,由于在網上的電子商務平臺建立虛擬商店,工商部門難以進行監控,因此未對網絡商店注冊有任何規定。
而國稅局有關工作人員表示,在網上出售商品賺取差額,應該向國稅部門繳納增值稅,但由于網上交易行為地方稅務部門難以監控,所以更需要納稅人自覺納稅。記者冷雪
特約編輯:張慶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