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10月28日早晨6時地點:即墨服裝批發市場 深秋的早晨,天氣冷得讓人打寒顫。即墨市服裝批發市場熱鬧非凡,在市場上川流不息的人群中,一群身穿紅色和黃色馬甲的人特別引人注目,他們正忙碌地搬運著貨物,穿梭在市場的每一個角落,成為市場上一道獨特的風景。
&nb
sp; 在熙熙攘攘的人流中,我們碰到了正在伺機找活的湖北天門市的尹少軍,尹少軍自豪地告訴我們:他是1992年到即墨的,當時的服裝批發市場還在河灘邊,那時他就干起了搬運工作,可以說是這里最早的“馬甲”,因為當時干這一行的人很少,所以為客戶搬運一次活可以掙50元錢,現在一般情況下每搬運一件貨物掙1元錢,好的時候一天能掙七八十元左右,差的時候也有二三十元。還沒等我們談完話,眼疾手快的尹少軍推著車子飛快地朝一個正在招手的客戶跑去。 來自東北的小王穿的是黃馬甲,從市場門口扛了五個服裝包一口氣來到二樓,然后找了個小推車把服裝送到客戶攤位前。他說在這里干了兩三年了,一天當中最忙的是早晨四五點鐘和七八點鐘,因為四五點鐘是服裝市場上的批發業主進貨回來,需要他們把貨物拉到攤位上,七八點鐘是來批發貨物的,他們再幫批發貨物者扛運物品。當問起馬甲的來歷時,他說,這紅黃馬甲是市場搬運工的統一著裝,所不同的是“紅馬甲”只可以在一樓干活,有小推車,而著“黃馬甲”的則主要是向二樓搬運貨物。
在服裝批發市場的南門,我們找到了“紅馬甲”中號碼178號的主人王能陽,正在歇息的他告訴我們:“我今年已經53歲了,來即墨四年了,兩個孩子在當地企業上班,一個月能掙1000多元,老婆也在市場上,現在全家住在即墨,生活挺好的,干我們這行必須勤快才行,充分體現多勞多得。”
一大早就來上班的市場所所長王少安介紹,以前在服裝市場做搬運工的人很多,也很雜,經常發生客戶丟貨的現象。1999年推出了頗有新意的“紅黃馬甲”管理制度,所有的搬運工都要帶著身份證登記、統一著裝。目前,市場有搬運工250個左右,進行統一編號,客戶不一定要認識他們,只要記住他們背后的編號就可以了,從此以后,再也沒有發生過貨物丟失的現象。
“紅黃馬甲”已經成為即墨市場發展的一個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他們當中70%來自湖北,10%來自東北。批發市場能有今天的繁榮,應當說離不開“馬甲們”的一份辛勞。李瑞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