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生育遭遇高峰年(攝影 賈婷)
今年將是北京的一個生育高峰年。記者昨天了解到,本市兩大婦產醫院:北京婦產醫院和海淀區婦幼保健院已經爆棚,產婦甚至不
得不住進了院長、書記辦公室。目前各醫院都采取了應對措施,增加床位,增加接診能力。
據北京婦產醫院的一項最新統計數字表明,截至10月31日,今年該院的分娩總數高達7684人,比一般年份的全年分娩總數還多。目前已經登記將在年底之前分娩的產婦還有2000多人。手術室更是忙得連軸轉,一名產科醫生說,有時候一宿就要給十幾名產婦做剖腹產。在海淀區婦幼保健院,一些即將臨盆的產婦根本躺不上產床,只能躺在待產床、檢查床,甚至平車上等待寶寶降生。
面對洶涌而至的生育高峰,這兩家婦產醫院都采取了應急措施,增加床位,增強接診能力。北京婦產醫院將原來的高級單間取消,改成雙人標間,把醫生護士值班室騰出來,改成雙人病房,將原來的187張床位增加到203張。同時加快床位周轉,原來自然分娩后產婦需要住院3—4天,現在兩天就可出院,原來剖腹產產婦需要住院5—6天,現在4天就可出院。
海淀區婦幼保健院甚至將院長辦公室、書記辦公室、工會等20個行政科室遷出醫院,在附近租房辦公,然后把騰出來的辦公室改造成病房,接納產婦住院。另外,他們還延長化驗、門診時間,將抽血時間提前到每天早上6點,將門診時間延長為早7點至晚8點。
北京婦產醫院產科主任翟桂榮教授說,民間傳統觀念造成的民眾對特殊生肖年的好惡已經對嬰兒的出生率造成明顯影響。一般來看,出生率較高的年份有龍年、馬年、猴年,嬰兒出生率偏少的年份則是羊年。她預計,爭著在今年出生的“金猴寶寶”們將會在未來的入托、入學、就業等方面,面臨更大的競爭和壓力。(趙新培)
編輯:魏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