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工商部門近期抽查食品質量時發現,奶類商品的營養成分含量缺乏問題突出,有不少含乳飲料“偷梁換柱”冒充牛乳,危害兒童及老年人的身體健康。
山東省工商局副局長李學法介紹,此次對山東17市140個食品經銷商的商品質量抽查,共提取10類商品的355個批次
的樣品,而含乳飲料的不合格率達到35.5%,其中營養成分含量缺乏問題突出。如山東鄒平紅星副食酒水店經銷的標稱為淄博張店牧牛人飲料食品廠生產的純牛奶飲料,蛋白質技術要求應為大于等于1%,而實測數據僅為0.08%,比國家標準低了92%,屬典型的偽劣商品。
李學法分析,牛乳和含乳飲料是兩種不同類型的飲品,營養成分相差懸殊,千萬不可混為一談。作為人體維持生命的重要基礎營養物質,蛋白質對于人體健康至關重要,如長期飲用偷工減料的含乳飲料,將對消費者尤其是兒童和老年人的健康狀況造成不利影響。
工商部門提醒消費者,在購買此類商品時,首先要注意查看包裝上是否標有“飲料”、“飲品”或“含乳飲料”等字樣。其次看產品的配料表。因為根據國家規定,產品配料表中的各種成分要按加入量從高到低依次列出,所以含乳飲料中成分含量最高的水應排在第一位,其后是牛乳、甜味劑、酸味劑、果味劑、防腐劑等成分,而牛乳或純酸牛乳則應將牛乳放在首位。再者,從價格上區分牛乳、酸牛乳與含乳飲料。一般情況下,由于成本的原因,含乳飲料的價格要明顯低于牛乳和酸牛乳,從而避免被冒充的含乳飲料蒙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