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我市已進入機動車高速增長階段,特別是隨著城市居民持幣購車欲望和實際購買能力的不斷提升,我市城區交通壓力越來越大,泊車難問題彰顯突出。截至2004年6月底,我市市內四區機動車保有量已達19.674萬輛,而現有機動車泊位僅3.2萬個,而且有近一半是以“占路劃線”形式存在的臨時性泊車位,
泊車位滿足率只有16.3%左右,還達不到全國平均水平(20%),遠遠滿足不了正常的城市自身停車需求。據公安部門預計,到2008年奧運會前后,我市至少需要各類泊車位5萬余個,需要在現有基礎上共增加1.8萬余個。 針對我市的停車場建設情況,如果能夠在政府財政投入的基礎上,廣泛吸納建設單位和民間資本注入,形成“政府、單位和個人”三管齊下的運作模式,加之日趨完善的規劃管理等措施,就可以把一個大有可為的泊車經濟作為城市綜合經濟實力的新的增長點,更可以作為“泊車難”破題的突破口。
一、充分運用市場經濟原理,促進泊車經濟發展
一是要把發展泊車經濟擺在重要議事日程中來,和業已提出的“都市經濟”、“樓宇經濟”、“會展經濟”、“休閑經濟”一起互相配套、共同抓好。特別是作為“都市經濟”的一部分,發展泊車經濟可以拉動消費、盤活不動產,比如將城區中的廢舊廠房、“半拉子”工程改建成停車場,開辟一條發展“都市經濟”的新路。
二是通過政府扶持鼓勵民間資本投資泊車設施建設。目前我市還缺乏系統、明確和有效的鼓勵政策,從而使泊車設施投資回收期過長,大部分有實力的投資商采取了觀望態度。建議對他們在土地征用和投資稅費方面給予一定優惠政策,以保障投資方利益。
三是通過市場調節價格因素,影響泊車經濟的供求關系,從而緩解泊車難問題。根據我市的特點,在堅持政府對火車站、機場等壟斷經營性質的場所泊車收費標準進行管制的同時,按照市場規律對收費價格進行市場調節。可以考慮采取“級差地租”和“計時收費”的辦法,例如:旅游景點地區停車收費一般應高于居民區生活車位收費;市區占路臨時泊車位收費標準高出路外正規泊車位收費標準一定比例,減少車輛占路停放,提高道路交通疏導能力;對車位周轉率要求較高的停車場確定不同收費時間段,超時收取一定的累進遞加費用;引進現代化管理手段,加強對各類停車設施的管理和利用,盡可能提高每個泊位的周轉率,等等。
四是采取建設大型立體車庫、傳統平面停車場和占路臨時停車場相結合的辦法,因地因時制宜。泊車經濟歸根結底還是市場經濟,不可避免的要考慮其投入產出比的關系,不能照搬照抄外國甚至外地經驗,要走自主創新、因地因時制宜的路子。一方面,可根據實際,建設一部分立體車庫,因其具有占地面積小、泊車量大、安全環保、可以與城市環境綠化和人防工程結合建設等突出優點,可以在新建商務、居住中心區域內廣泛采用。另一方面,建設一部分傳統平面停車場。第三,作為臨時補充的有效方式,適當增加一些臨時占路泊車位,以緩解泊車難問題。
五是倡導有條件的機關、學校和企事業單位利用自有庭院開辦泊車場。在旅游高峰季節、雙休日、長假期等時間段,鼓勵旅游景點、人流車流密集路段和居民集中區附近的單位開辦臨時停車場,既可以解決車位緊張問題,又可以增加一定的收入,還能夠為奧帆賽停車問題提前練兵,可謂“一舉數得”。二、加大行政管理力度,創造泊車經濟發展的良好軟環境
一是進一步規范相關法規建設,完善依法管理體系。在暫時沒有國家級泊車場管理立法的現狀下,要加大我市地方性法規的立法力度。作為重要沿海開放城市和2008年奧帆賽承辦城市,我市完全可以借鑒國內外先進經驗做法,配合《行政許可法》的實施,率先制定新的地方性法規,在泊車立法、促進泊車經濟發展方面走在全國的前列,為國家和其他城市樹立又一個“青島泊車模式”。
二是加強規劃工作力度,實施泊車場規劃建設“全程無縫隙”管理。我市的城市停車場建設應本著“擴大增量、盤活存量”的原則,強調“超前規劃”意識,通過閑置場所改造等多種辦法基本滿足近期需求,還要在規劃中充分考慮中遠期發展要求,特別是滿足2008年奧帆賽配套建設要求。將今后我市新增停車泊位的供應主體確定為路外正規停車場建設,對交通樞紐停車場規劃和住宅區、商業區、政府機關以及文化娛樂、體育休閑中心等的配套泊車場規劃進一步明確標準。近期,我市已出臺新的規定,對居民小區泊車位建設提出“居民區配建停車場的標準為每100平方米建筑面積要配0.5至1.0個車位”的明確要求。據此我們建議:低層高檔住宅區、別墅區,應結合住宅建筑單體配建泊車庫;多層住宅區,應在小區交通出入口附近配建集中停車場(庫);中高層、高層住宅,應結合建筑單體配建地下泊車庫,地下泊車位不得少于總數的70%。同時,還要對在建和已建成設施的配套泊車場進行定期與不定期相結合的監察管理,嚴防偷梁換柱、挪作它用情況的發生。
三是理順管理體制,加強聯合執法。可以考慮成立公安、規劃、工商、稅務、物價、城管、城建等相關職能部門共同參加綜合管理執法機構,對全市停車場實行統一審批、統一驗收、統一管理、統一協調,提高辦事效率和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