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真人视频网站直播下载,国产男女免费完整视频,亚洲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在线,精产国品一区二区区别

首頁 | 社區 | 聊天 | 郵箱 | 建站 | 房產 | 影視 | 求職 | 游戲 | 教育 | 短信 | 直播 | 廣告
首頁 > 青島新聞網 > 特別報道 > 正文  
滾動新聞
誰來拯救下一個可可西里 西藏生態保護300萬專款被截留
青島新聞網  2004-11-09 08:18:15 光明網-新京報

頁面功能   】 【 小字】【 】【打印】【關閉

 


    2001年在可可西里拍攝到的藏羚羊頭骨。據非政府組織調查,盜獵者已轉戰另一處生存地———藏北羌塘保護區。Photocme供圖

  審計署曝光300萬專款截留
凸顯更大面積資金困境,22院士呼吁國家出資阻止可可西里悲劇重演

  11月1日,國家審計署發布的“2004年第5號”審計報告披露,審計部門在對國家林業局2003年度預算執行審計時發現,2001年11月,原國家計委追加西藏林芝原始生態自然保護區經費500萬元,但截至2003年底國家林業局只劃撥200萬元,其余300萬元被截留。

  這是審計報告首次曝光自然保護區專項經費問題。與此相關的消息是,今年7月,非政府環保組織“自然之友”啟動“中國保護地公眾評估項目”,向全國15個保護區派出7個調查小組。從目前陸續發布的調查結果來看,現行體制下,即使下撥經費正常到位,各自然保護區資金鏈仍十分吃緊。

  “上面不愿撥下面不好問”

  素有“西藏江南”之稱的林芝地區,距西藏首府拉薩400公里,其東鄰云南省,南與印度、緬甸接壤,野生動植物和旅游資源十分豐富。

  10月30日,米林縣境內的西藏林芝民用機場主體工程開工。據《西藏日報》報道,投資7.8億元的林芝機場,是繼拉薩貢嘎機場、昌都邦達機場之后西藏第三個民用機場。“等3年后機場建成,林芝將成為進藏旅游的熱點。”林芝地區行署一位周姓官員表示,地方政府對依靠機場拉動旅游業發展寄予厚望。而開發與保護之間的矛盾也由此產生。

  林芝機場立項于2001年,當年原國家計委到林芝地區考察時,提出對機場周邊生態類型自然實施保護,并追加國家林業局500萬元專項資金,要求盡快下撥至林芝地區林業局。“這在全國是個特例。”

  西藏自治區林業局保護處處長卓瑪央宗介紹,按現行體制,保護區所需經費由其主管部門或地方政府安排,國家只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建設給予有限資金資助。

  2003年4月,與機場毗鄰的工布江達、林芝、米林等五縣18鄉,經西藏自治區政府批準劃建為工布自然保護區(區級)。

  審計署對國家林業局2003年度預算執行情況審計時發現,截至2003年年底,前述500萬元專項資金實際到位200萬元。“錢到不到位其實是系統內的事情。”林芝地區林業局官員扎多(化名)表示。據悉,該局正實施林芝機場周邊生態環境安全項目前期工作,其可行性研究報告已由國家林業局專家完成評審,將提交國家環保總局及國務院審批,意在晉升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米林縣林業局一位官員透露,地方政府對報建自然保護區并不感興趣,因為一旦被劃為保護區,當地政府不僅要承擔養護費用,不少經濟活動卻受到限制而得不到補償;但如果被劃為保護區,地方政府則積極謀求晉升國家級,以獲得中央財政的專項補貼。

  可以佐證的一個事實是,像武陵源、泰山、九寨溝等,均同時爭取國家森林公園、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自然文化遺產等多重稱號,意在爭取專項資金。

  在扎多看來,300萬元到不到位,“是上面不愿撥下面不好問”的事情,畢竟地方有關部門在爭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運作過程中,還需國家林業局的支持,以獲得更多的國家撥款。

  11月8日,國家林業局自然保護區處一位官員表示,前述300萬元資金已下撥到位,他未就相關問題發表看法。

  誰來拯救下一個可可西里

  在10月28日召開的“中國野生資源保護獎”啟動儀式上,“自然之友”會長梁從誡表示,藏羚羊盜獵分子已開始由青海可可西里轉戰羌塘自然保護區。

  資料顯示,地處藏北的羌塘保護區,面積29.8萬平方公里,主要保護對象為野生動物及草原生態系統,其中藏羚羊種群數占世界總種群數的70%.該保護區1993年經區政府批準成立,2000年4月升為國家級。

  2003年7、8月和2004年8月,“自然之友”會員周汝堯兩赴羌塘保護區,完成一項專題調查。梁從誡前述觀點也正是源于此。

  周汝堯的調查報告顯示,保護區所涉及的5個縣均存在大量非法開采金礦現象,并涵蓋緩沖區、核心區。

  報告稱:“金礦開采之處,植被遭完全毀滅,河流水系亦隨之改變,這對野生動物的負面影響無疑是巨大的”。

  羌塘保護區管理局一位人士也證實,保守估計,目前保護區內開采金礦超過100個,從業人員超過1.5萬名,金礦老板和工人主要來自青海、湖南和黑龍江三省。

  區林業局保護處處長卓瑪央宗介紹,羌塘保護區僅獲得國家一次性撥款1500萬元,“只能解決一部分問題。”

  相對于管理局近60人的飯碗,以及消耗巨大的巡山任務,財政撥款無疑是杯水車薪。羌塘保護區管理局那位官員介紹,從1999年到2003年,西藏用于保護藏羚羊的設施建設、配備的各種裝備、巡邏費用以及人員經費等累計達6000多萬元。事實是,一個保護區往往需要10年甚至更長久的時間,才能完成最基本建設。

  如一個管理保護站,就包括觀峰臺、搶救室、住房等。一個功能齊備的綜合管理站造價達300萬元。除此,保護區內還要設指示牌、觀測和通訊基站。至于巡山隊需要配備的裝備,更新更快。

  周汝堯的調查報告顯示,在羌塘保護區轄區尼瑪縣面積達15萬平方公里,管理分局配備的專職工作人員僅6人,大小車輛2輛,政府每年能下撥的巡邏經費不足3萬元,“只夠一次大巡邏的開支”。而按慣例,保護區每年的大巡邏至少得兩次:春天藏羚羊產羔期和冬天藏羚羊交配期。

  偷獵現象不可避免地出現。周汝堯在調查報告引述當地官員的話說,偷獵者“既有外地人,也有本地人,甚至本地官員”。梁從誡在10月28日的活動上警告說,如不立即采取強有力措施,羌塘可能會重演可可西里的悲劇。

  “珠峰模式”能否復制

  在西藏各級自然保護區內,“珠峰模式”被要求普遍推廣。11月初,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與生物圈計劃第18次國際協調理事會上,珠峰保護區被批準加入世界生物圈保護區網絡。這也正是當地政府推廣“珠峰模式”的動因。

  成立于1988年的珠峰保護區,平均海拔在4800米以上,面積3.3萬平方公里,1994年被國務院批準為國家級。

  據新華社報道,由于貧困,當地群眾對有限資源的破壞性開發,如草場被過度放牧,林木被過量砍伐,野生動物遭滅頂之災。

  中科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苗鴻表示,自然保護與社區發展之間的矛盾,始終困擾著保護區的管理者和社區居民。

  以羌塘保護區為例,該區成立10年來,人口和家畜數量不降反而持續增加。“人、家畜與野生保護動物爭奪生存空間的矛盾日益尖銳”。

  早在1995年2月,在聯合國開發計劃署的資助下,珠峰保護區內四個縣啟動“以社區為基礎的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

  此計劃包括三大塊:一是在西藏開發一種具有特征性、綜合性、示范性的、自下而上的社區參與的新的扶貧模式;二是為珠峰保護區制定一份確保自然環境不受影響,同時為當地群眾提供就業機會及增收機會的生態旅游、環保及建設、自然資源合理開發使用及家庭手工業發展規劃;三是在上述規劃制定前后,廣泛開展包括農牧業、太陽能利用、環境衛生等方面的示范活動。資助者還包括美國新一代基金會、芬蘭政府等。

  今年3月,由國家林業局、國家環保總局等部門組成的評估專家組,對珠穆朗瑪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評估,認為保護區內的景觀與生態系統得到了較好的保護。

  受此影響,西藏自治區林業局推出一項76.15萬美元的項目,涉及保護區接待站、民俗村、垃圾處理站、車輛、通訊設施等,意在開發羌塘保護區生態旅游。

  但林芝地區林業局的扎多認為,珠峰的世界知名度使其有無可比擬的優勢,而其他保護區很難得到類似聯合國發展計劃署資助這樣的外援。在扎多看來,自然保護區真正的問題在于體制不順。

  自然保護區有多少婆家?

  自然保護區有多少婆家?在扎多看來是一個“有中國特色”的問題。據其介紹,自然保護區分森林、野生動物、濕地、荒漠、野生植物、海洋、草原、自然遺跡、古生物遺跡9大類,前5類隸屬林業部門,草原歸農業部,海洋歸海洋局,而自然遺跡、古生物遺跡則歸地礦部門。

  資料顯示,截至2003年底,全國各類自然保護區1999處,國家級的226處,保護區面積逾1.4億公頃,占國土總面積的14%左右。其中林業部門系統超過1500處,160多處為國家級。

  根據《自然保護條例》,國家對自然保護區實施綜合管理和分部門管理相結合的管理體制。換而言之,除林業、農業、海洋、地礦四大行政管理部門外,又由國家環保總局進行綜合協調。

  一個自然保護區產生的流程是:由地方行政主管部門提出可行性報告,交由當地環保局審查。若是地方級自然保護區,則由當地政府審批;若是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就報中央政府審批。批準后,部分可獲得中央財政的資金支持,而保護區的人員組成、工資待遇、經費開支等,全由地方政府承擔;國家林業局、農業部等中央行政部門只對保護區進行業務指導。

  由此可能造成的一種后果是,一種類型的自然保護區,有可能林業也在管,環保也要建。而人事問題則更是各保護區管理者“最感頭痛的事”。

  以羌塘保護區為例,該保護區管理部門工作人員由林業局派出,實際人事權歸地方政府。一邊是業務主管,一邊是衣食父母,當地方黨政部門或其主要領導做出破壞保護區的事時,保護區管理者很難做到依法與之抗衡。

  羌塘保護區管理局一位官員介紹,在劃建保護區之前轄區土地大多歸集體,如果地方政府要采礦,保護區管理局束手無策,只能“做些勸說和指導方面的工作”。

  尷尬并不止于此。身為綜合管理的環保部門,未設專門的行政監管機構,“甚至連一次監管都沒法開展。”國家環保總局保護司的柏壽成處長說。這似乎成了“自然之友”啟動“中國保護地公眾評估項目”的大背景。

  22位院士呼吁國家埋單

  2003年3月,許智宏、李文化等22位院士,根據中國人與生物圈國家委員會的調查結果,向中央政府提出“將保護區經費投入納入國家預算計劃,保障保護區建設與運行的基本費用”的建議。

  據介紹,在美國、加拿大等國家,保護區費用納入中央政府財政總預算,自然保護區實行垂直管理。

  我國近四成自然保護區位于西部地區。捉襟見肘的地方財政無力支持保護區事業,絕大多數保護區管理者不得不把精力花在“跑錢”、創收、養隊伍方面,而不是執行保護區職能。

  以西藏為例,目前全區區級以上自然保護區15個,其中國家級自然保護區7個,總面積達4073.41萬公頃,占全區土地面積的33.9%.卓瑪央宗處長也證實,西藏7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僅3個獲得國家一次性撥款,像珠峰保護區僅獲得600多萬元。

  據不完全統計,平均每個保護區獲得政府撥款35萬元左右,保護區職工人均1.1萬元,相當于一般事業單位的人均工資水平,但這里卻包括工資、福利、運行和基建費用。如果工資與運行按一比一計算,僅此一項就要多支出一倍。

  而在廣東、浙江等沿海發達地區,自然保護區所需經費已全部納入了省級財政預算,其生態保護工作的成效也相對領先全國。

  中國人與生物圈國家委員會秘書長韓念勇曾主持完成《中國自然保護區可持續管理政策研究》課題,建議“改革現行體制,明晰責任”,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實行中央政府直接管理和公務員制,同時建立新的政策法規體系。

  韓念勇專為此算了一筆賬:全國有136個(2000)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按平均編制60人,每人月工資和辦公運行費各1000元計算,每年需1.95億元;若考慮實行公務員制度后,工資和運行費提高一倍的話,需要3.9億元;如果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數目翻一番達到270個左右,每年需7.8億元。韓念勇認為,從長遠來看,這種投入十分值得,而且是國家可擔負的。

  前述22位院士也在建議書中表示,滿足近200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基本經費需求,每年只需10多億元(包括基建和運轉費),同治理破壞后的生態環境相比,該投入是微不足道的,但它所產生的生態效益卻是無法用金錢來估量的。  記者羅昌平北京報道

                              責任編輯:孫琦


頁面功能   】【 小字】【 】【打印】【關閉

報業集團服務熱線為您提供飛機訂票、送票上門,電話:2871111】
  發表評論
 
內容
 熱點資訊
·留學加拿大名牌公立大學的捷徑
·營銷總監營銷經理高級營銷員認證
·交通大學大講堂隆重開講
·北京交大MBA學歷學位青島班熱招中
·關注體育賽事 走進體育世界
·十一黃金周盛宴,將旅游進行到底
·百年活力激情涌動 青島嶗山礦泉水
·留學韓國名牌•適合工薪階層-華威
·海爾中央空調成為高校"美王子"
 

 相關鏈接:

 
 
分類· 招商· 二手· 求職· 建站· 家教· 黃頁

    更多

青島民康皮膚病研究所
權威醫院,健康的保證
無限商機,網上貿易!
最全面的產品供求信息
“傻瓜化”大頭貼軟件
可自己拍也可開店經營
奧嵐雪穴位香熏面貼膜
美白抗皺、祛斑、補水
兒童多動癥的自我康復
純中藥兒童動聰靜膠囊
專收各種舊電腦及配件
好壞均可歡迎來電聯系
多用智能防盜報警系統
一年包換、三年保修!
超低價銷售各品牌手機
三星、MOTO等名牌手機
 站 內 檢 索
 

新聞網簡介 會員注冊 廣告服務 幫助信息 版權聲明 魯ICP證 000149

青島新聞網讀者留言板 值班電話:86-532-2933059,8673059 傳真:(0532)2967606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容城县| 广汉市| 平利县| 泗阳县| 灵石县| 阿坝| 黑山县| 卓资县| 宿州市| 恩施市| 左云县| 诸城市| 延长县| 卓资县| 宿松县| 施甸县| 普兰店市| 南平市| 苏尼特右旗| 裕民县| 措勤县| 新蔡县| 镶黄旗| 留坝县| 霸州市| 河北区| 乌鲁木齐市| 平和县| 汾阳市| 门头沟区| 津南区| 洛扎县| 阿巴嘎旗| 旺苍县| 永仁县| 多伦县| 汝州市| 三明市| 大港区| 璧山县| 绩溪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