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一名市民從海邊經過時,好奇地看著海面發生的海滋現象。
中
午12時許,記者在石老人海邊采訪時發現,海面遠處的大公島、小公島等四個島嶼離開海平面“漂”了起來。記者 趙健鵬攝
早報訊 “我看到‘海市蜃樓’了,就在棧橋對面。”昨日上午,不少讀者撥打早報熱線電話向記者反映這一“驚人”發現。
記者趕到現場看到,海面遠處的大公島、小公島和竹岔島離開海平面“漂”了起來。至下午4時許,在團島附近還能見到這種奇特的現象。
這一奇觀真是“海市蜃樓”嗎?據市氣象局有關專家介紹,島城的海市蜃樓現象多發生在春夏季節的雨后或大霧時,此時空氣中水汽較充足,由于水汽的折射作用,遠處的景物被反射到空中,形成了“海市蜃樓”。“昨天海面上‘冒’出的兩座山更像是海滋現象。”市氣象局專家介紹,海滋是一種光線延射現象,多出現在大霧天氣中。出現海滋現象時,海面上的山、船等景物會通過光的延射產生變形并脫離海面,景象懸在空中。(記者
趙健鵬 楊忠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