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泰安訊 初冬時節,泰山娃哈哈桶裝水公司呈現一派繁忙景象,運水車進進出出,洽談業務的客戶絡繹不絕。而這里過去是一片閑置的廠房。
像娃哈哈一樣,自2002年以來,泰山區先后引進廣東華天、山東力諾、杉杉集團等國內外知名企業24家,全部依靠借殼辦廠或租賃、置換等方式建廠,未占一分良田,累計節約
耕地1000余畝。
如何做到既能引進項目又不占良田?泰山區盯上了閑置廠房和土地。
他們對其排查登記造冊,推介給客商借殼辦廠。大地精工制造公司由于技術、管理薄弱已基本停產,華天集團一次性購買大地公司,組建成立了華泰鋁輪轂公司,目前華泰公司已擁有固定資產2億元,產品出口歐美、東南亞;三聯商廈投資2000萬元對閑置的原中興商廈進行裝修改造,建成泰安市營業面積最大的家電商場,日最高營業額超過百萬元。
為了吸引客商對閑置資源實行重組,泰山區對原有企業的基礎設施進行改造,使閑置多年的廠房、廠區成為投資寶地。原陽利得太陽能廠、當代商廈等企業連年虧損,該區為其投資完善了水電增容配套設施,很快引來了投資者,分別將其改建重組為力諾公司、杉杉時代廣場,原有的1200多名員工也得到妥善安置。
據了解,已落戶泰山區的24家國內外知名企業,不僅盤活了近5億元的閑置資產,而且安排2600余名職工就業,新增銷售收入6億元、利稅7500萬元。
編輯:林彥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