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數家長認為小兒呼吸道感染是細菌或病毒感染。但近幾年來,隨著病原學的變遷,肺炎支原體感染在小兒呼吸道感染中占30%以上,已成為重要的病原之一。 肺炎支原體是一種介于細菌和病毒之間的具有某些細菌特性的微小病原體。一年四季都能對人體產生致病力,但以秋冬季為多
,每3—4年有一次流行。近兩年發病率顯著增加,不僅5歲以上的兒童發病,就是嬰幼兒發病率也在增加。 小兒支原體感染,首先出現咽炎、鼻炎、氣管炎、肺炎等。常有發燒、頭痛、咳嗽、全身不適。體溫常達39℃左右,發燒時間可長達1—2周。咳嗽初期為干咳,后轉入頑固性劇烈咳嗽,無痰或少痰。嬰幼兒表現為喘憋和呼吸困難。支原體感染除引起嚴重肺炎外,還可引起心肌炎、腦炎、肝炎、血小板減少、腎臟捐害等。肺炎支原體抗體檢測是臨床診斷肺炎支原體感染的重要手段之一。對疑似感染者,應選擇抗體出現最佳窗口期檢測,通常在臨床出現癥狀后7—10天,采血檢測,可獲得較高陽性結果。 肺炎支原體感染的治療,主要是大環內酯類藥物紅霉素或阿奇霉素。療程短則1—2周,長則3—4周,甚至更長。因為肺炎支原體抗體檢測受感染時間限制,對疑似近期感染者,在未取得檢測結果前,經驗性選擇大環內酯類藥物治療,是十分必要的。經有效抗生素治療可縮短病程,減輕癥狀,減少并發癥的發生。如治療不徹底,不能完全清除病原體則病情易復發,甚至可從患兒呼吸道分泌物中分離出肺炎支原體達數月之久,從而成為感染的傳播者。青島新陽光醫院兒科主任醫師尹振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