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即墨市立足實際,通過組織實施散葬烈士墓的遷葬工作,對散葬的烈士墓進行整合歸并,實行相對集中管理,進一步完善了紀念建筑設施的教育功能。 在解放戰爭時期,即墨是國民黨政府統治區,青島市外圍防御的重要防線,是敵我雙方爭奪的焦點,曾發生多次著名戰役
、戰斗,激烈的戰斗和殘酷的環境,使525名革命烈士遺體散葬在17個鎮、159個村莊的地頭、荒丘。近年來,該市立足實際。通過組織實施遷葬,對散葬的烈士墓進行整合歸并,實行相對集中管理。先后投資500余萬元,在市革命烈士紀念館內新建了革命烈士紀念墻、有名臥碑烈士墓群和大型無名烈士墓,硬化了館內的道路和悼念廣場;整修了紀念堂,更新了布展陳列內容。對散葬于各有關鎮、街道辦事處及分葬于烈士紀念館內的426座有名烈士墓重新刻字立碑安葬,將無名的1304名烈士骨灰全部遷入大型無名烈士墓集中安葬。通過整修,進一步完善了功能,美化了環境,提升了檔次,每年接待前來瞻仰烈士的社會各界人士40余萬人次,較好地發揮了愛國主義教育陣地的作用,有效地促進了“三個文明”建設。(綦理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