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美元遭到市場強勁拋售,美元匯率指數已經創出9年來的低點,分析人士普遍認為,人民幣匯率也將再度面臨空前的升值壓力。中國很可能會像調整利率一樣,“冷不防調整匯率”。
中國媒體報道,業內人士分析認為,由于人民幣實行的是釘住美元的匯率政策,從去年以來,在美元持續貶值的過程中的每一次風吹
草動,人民幣匯率的問題就會備受市場關注,這一次也沒有例外。
由于對人民幣升值預期的加劇,目前國際外匯市場已經有不少資金開始賣出美元并買進亞洲貨幣,韓元兌美元最新收盤還創出了7年高點。
此外,有跡象表明,目前國際熱錢已經大量流入香港,不僅香港銀行體系結余已經從9月底的32億8000萬美元增加到151億美元,港股尤其是H股也出現了量價飚升的情況。
分析人士指出,如果人民幣升值將帶動周邊國家和地區的貨幣升值,因此在美元大幅貶值的情況下,這種預期使得一些國際游資正在紛紛涌入中國以及周邊國家和地區,這反過來將進一步加劇人民幣升值的壓力。
《中華工商時報》的報道引述分析人士指出,可以預見的是,如果美元繼續下跌,以美元計價的國際商品價格還將繼續上漲,這無論對于中國的能源戰略還是對于目前宏觀調控的效果來說都將產生不利影響。
報道強調,值得注意的是,雖然中國已經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緩解人民幣升值的壓力,但這顯然還不足以與美元下跌相抗衡。目前業內對于人民幣升值壓力的擔憂已經超過了以往任何時候。
有關專家分析認為,人民幣升值幅度如果保持在3%左右的范圍內將不會對中國企業的競爭力造成傷害。因此,面對美元“跌跌不休”的跌勢以及國內通貨膨脹壓力,近期人民幣將極有可能在保持合理、均衡的基本穩定的前提下小幅擴大浮動區間范圍。
《上海青年報》則引述復旦大學教授孫立堅等專家的講話指出,中國通脹的源頭就不僅僅是國內銀行的貸款,而是巨大的外匯占款。近期央行升息產生的一個負面效果就是熱錢對國內貨幣供給的沖擊,因此,一旦通脹惡化,中國很可能會像調整利率一樣,“冷不防調整匯率”。
報道說,從市場的情況來看,近期因為對人民幣升值的預期,很多居民開始將自己持有的美元加快結匯從而更多持有人民幣。據一些未公開的統計數據顯示,從今年8月起,中國銀行上海分行個人客戶將美元兌換成人民幣的結匯交易量開始大幅攀升,到10月底,客戶要求把美元兌換成人民幣的交易量比9月猛增了34%,而11月里的跡象則顯示增速仍在提高。
與此同時,企業對銀行外匯貸款的需求卻急劇放大。這一情形早在去年已經表露。據央行數據,去年11月末,境內金融機構(含外資)外匯貸款余額為1306億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長30.2%。
針對人民幣匯率問題,哥倫比亞大學的經濟學者杰費里沙斯(Jeffrey
Sachs)也支持人民幣升值的看法。據彭博社報道,他在上海說,中國很可能會有限度的允許人民幣增值,但目前還不可能完全放開匯率的自由浮動,以免對宏觀經濟失控。
他說,我不認為中國會讓匯率自由浮動,但人民幣目前有升值空間。
特約編輯:倪振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