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貿市場一度是省城居民購買蔬菜水果等的主要陣地。然而,隨著農產品營銷業態的變革,以往逛農貿市場的家庭主婦們越來越多地把菜籃子提到了大超市。
新超市開業半年 舊農貿市場停業
三個星期前,歷山東路農貿市場停止營業。目前正在裝修,據了解,
由于市場不景氣,裝修完后,該市場將改做他用。在農貿市場三個入口處,還有幾個菜販在賣菜。他們告訴記者,只是暫時在這里賣著,市場建好后,肯定就不能賣了。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歷山東路農貿市場的停業并非偶然。今年4月,家樂福解放橋店開業后,在該市場2公里的距離內,有了歷下大潤發、家樂福兩家大型超市,該市場的肉蛋生意受到最直接的影響,蔬菜生意逐漸下滑,一些業戶開始撤出市場。與附近同為農貿市場的燕山早市和山師東路農貿市場相比較,在位置和人氣上,該市場也都處于劣勢,生意不景氣也就在所難免了。
和歷山東路農貿市場的情況類似,受到超市沖擊而經營慘淡的農貿市場不止一家。7月30日,建設路農副產品市場貼出的一紙通告,稱因退路進廳不徹底,攤位利用率較低,廠房閑置,嚴重虧損,自7月31日起停業。槐蔭區營市西街的農貿市場,在開業之初,生意十分紅火,但近兩年,長期業戶所剩無幾,成了一個臨時的早市,大棚、柜臺等資源閑置,前景渺茫。連人氣較旺、管理較好的山師東路農貿市場也出現了柜臺閑置,需要“招商引資”。燕山早市上的一位菜販告訴記者,自己賣了十幾年菜,最近幾年生意越來越難做,顧客越來越挑剔。
“菜籃子”大戰中 農貿市場節節敗退
近幾年來,大型綜合性超市紛紛進入省城,四年前大潤發進入濟南,現已有四家分店,三年前,世紀聯華在省城南部開業,去年9月,世界零售業巨頭沃爾瑪第一家分店在泉城路開業,今年4月,家樂福解放橋店開業。與傳統的小超市相比,這些大超市無一例外都開設了生鮮食品專柜,占據了店內主要位置,習慣了逛農貿市場的濟南市民有不少被吸引到超市去了。
八里橋蔬菜批發市場工商管理所所長丁超告訴記者幾個令人吃驚的數字。以前八里橋蔬菜批發市場蔬菜供應占據濟南蔬菜市場的40%左右,近年來逐漸減少,今年所占份額已不足30%,總營業額由原來的四五億元,下降到不足3億元,降幅近40%,預計明年可能會降到2億元左右。丁超對批發市場的前景十分擔憂,他說這樣下去,三年后批發市場將難以堅持。 丁超表示,農產品進入綜合性大超市是影響批發市場生意的主要原因。他告訴記者,剛開始,不少大超市還主要從批發市場進貨,后來,超市開始聯系廠家直接供貨,成本也很低,通過批發市場的份額越來越少。近幾年來,批發市場的結構有了很大的變化,細菜所占份額越來越少,只有靠白菜、土豆等大眾菜和活雞、活魚等超市比較難做的農產品堅持。丁超表示,在許多大城市,批發市場、農貿市場都開始萎縮,雖然他個人不愿看到這種現象,而且正在采取措施,但農產品進超市是一種趨勢,通過超市銷售的農產品份額將逐漸上升,在一些省市還開始了“農改超”的試點。
面對挑戰,農貿市場何去何從?
針對自己的弱點,許多大超市都采取了相應措施。沃爾瑪開業以來,早上7點就開始營業,目的就是為了吸引喜歡逛早市的市民。而大潤發、華聯等超市,都開通了多條線路的班車,把“手”伸進了小區,從農貿市場邊上搶走了顧客。超市采取集中采購,統一配售,一些農產品的價格已經低于農貿市場價格。另外,除購物外,消費的內涵也在擴大,消費者進市場已不僅僅是購物,還包括休閑,一定程度上,超市較好的服務和購物環境已足以抵消價格較高對消費者的排斥力。
在許多農貿市場,普遍存在的衛生、環境、質量信譽問題仍亟待解決,不少農貿市場仍只限于提供場地、收管理費這樣簡單的經營模式,給人一種臟亂差的感覺,業戶們不愿進廳經營,市民不愿進去買菜。
山東財政學院程冬民教授表示,落后的經營理念限制了農貿市場的發展。農貿市場和超市賣的農產品差不多,但經營環境卻相差很大,農貿市場搞不好,主要原因是管理者缺乏很好的服務意識。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現在的人買東西,不光看產品本身,還看經營環境、市場管理水平等等相應的配套措施。程教授表示,農貿市場也應逐步建立準入制度,規范管理,避免出現缺斤短兩、以次充好的行為,市場業戶也要增強競爭意識,提高服務意識。
濟南市工商局市場處劉建國處長表示,濟南市工商局已經開始加強對農貿市場的管理,從市民關心的產品質量入手,把好質量關,目前每個區都設有檢測室,市區有七臺流動檢測車。同時進一步加強管理,搞好服務,規范市場,改善經營環境。據介紹,有關部門將進一步加大對馬路攤點群的整治,合理規劃農貿市場,既方便市民,又避免互相競爭,促進農貿市場的良性發展。
相關鏈接: 農貿市場VS超市各有優勢
價低、方便是農貿市場最大的優勢。超市與農貿市場互有高低,如肉類和蛋類,由于超市量大,成本相對較低,價格也相對較低,但蔬菜、水果等價格卻明顯高于農貿市場,不能討價還價。總體價格來說農貿市場要低很多。農貿市場一般都在小區里面,市民可以方便地在家門口買農產品,而大超市一般都比較遠,付款時還常要排隊等候。 環境好、信譽好是超市最大的優勢。許多市民對于農貿市場臟、亂、差表示出反感,超市則表現出整潔、有序的環境優勢。在產品質量和計量上,超市比農貿市場更讓人放心,以次充好、以假亂真、缺斤短兩的現象很少出現,即使出現,顧客也容易索賠。 在經營時間上,農貿市場普遍比較早,5點鐘左右就開始營業,但超市晚上關門較晚,一般都在9點以后。在品種與數量上,超市受場地限制,果蔬品種沒有農貿市場多,而且受價格和周轉的限制,超市農產品新鮮度不如農貿市場。在包裝上,農貿市場的塑料袋衛生比較難保證,不少超市則使用一次性環保包裝,并貼有標簽,價格、保質期等一目了然。
責任編輯:孫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