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城陽區目前已開工的外資企業近2000家,今年以來該區合同利用外資10億多美元、實際利用外資6億多美元,分別比去年同期增長28%和48%———外商投資紛至沓來的可喜景象,很大程度上得益于這個區大力創新完善涉外居住、治安等管理服務的平安環境建設。
&nbs
p; 記者日前在城陽區悅華園涉外商住小區了解到,這里成立了外事管理辦公室和戶管員辦公室,與公安外管部門現場辦公,方便了外商申報戶口及辦理證件、延期居留手續;配備了電視監控系統,落實了小區物防技防措施;每月開展一次安全檢查,每月組織每幢查訪一戶活動,聽取外商意見,改進不足之處;小區還籌資建立了韓國人學校,解決韓商子女的就學問題。目前,這個區在全省率先建設的外籍人員集中居住的小區除悅華園外,還有暢春園小區,已有來自1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外籍人員1600余人入住。
在創新推行外商居住集中管理的同時,城陽區還針對外資企業使用大量外來務工人員的實際,探索實行外來務工人員集中居住模式,方便外企職工住宿和工余時間的管理。該區積極鼓勵村莊、企業和個人投資建設外來務工人員公寓,對外來務工人員實行統一的公寓化管理,區和街道及有關部門在土地、規劃等方面給予一定扶持,目前全區共建成外來務工公寓46處,入住外來人口達5萬余人,其中有多個外企將工人整體安置在這樣的公寓里。記者日前在南瞳職工公寓采訪時看到,公寓內管理規范,還建立了文化娛樂室、圖書閱覽室、健身房等配套服務設施,并適時舉辦普法宣傳課,實現了外來務工人員居住管理規范化。
優化外資企業內部及周邊的治安秩序和穩定環境,也是城陽區讓外商安心的重頭舉措。一方面,他們健全外資企業保衛組織,對外企保衛人員實行審查合格方可上崗及跟蹤考察制度,各派出所還建立了與外資企業保衛組織負責人的聯席會制度和民警聯系企業制度,及時收集外資企業治安情況,對發現的問題及時妥善處置。另一方面,他們加強區域防范,在外資企業推廣“三防”工程,并在外商投資服務中心設立治安辦公室、組建機動巡邏隊,形成外企與村、街道治安隊伍相互聯動的治安防范體系。與此同時,他們規范外資企業中調解組織建設,定期對外資企業調解人員進行業務培訓,最大限度減少和化解外資企業內的糾紛。該區還在用工100人以上的外資企業建立集治安保衛、普法調解、護廠巡邏、外管、消防于一體的綜合治理辦公室,統一組織協調和及時解決影響外資企業治安穩定的問題。日前,這個區還在全市率先建立了外來務工人員就業指導中心和維權服務中心,其職能包括外來務工人員崗前培訓、向外資企業“送法上門”、實行“陽光仲裁”等,為維護外來務工者權益和外企利益、穩定外企勞動關系發揮出功效。
城陽區還著力強化服務功能,營造親商、安商、扶商的良好氛圍。對派出所、法庭、司法所、法律服務所的涉外事務予以明確規范,并出臺了《辦理涉外案件暫行規定》,要求對外企發生的刑事、治安案件,快速反應,從快處理,依法保障境外人員人身、財產安全;定期發放《外商意見反饋表》,專門編制了《外商投資服務指南》和《外商安全服務手冊》,分別翻譯成韓、英、日等多種文字。區法院落實了涉外案件限期辦理制度、訴前為外商免費預約咨詢服務制度,并加大了涉外案件的執行力度,贏得了外商好評。區公安機關則實行了境外人員證件提前告知制度,并推出“外商服務車”主動深入企業開展服務,日前他們來到青島馬士基集裝箱工業有限公司,用不到一天的時間將企業多名外籍員工居留證事宜全部辦結,丹麥籍外商彼德森隨后送來了一面繡有“急外商所急,想外商所想”的錦旗。(本報記者
戴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