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女兒初一就早戀,都和我們鬧崩了,現在跟仇人似的,做家長的該怎么辦啊?”“因為一點小事,孩子被班主任訓斥了,結果弄得孩子厭學,連學校都不愿意去!”“上初中后,孩子突然跟我們有了距離,好像什么事情都躲著我們。”……昨天上午,走進延安路街道辦事處社區的晚報教育報道組記者被焦灼的家長們團團圍住。
青春期教育:家長首先要過“關”
在眾多教育咨詢活動中,青春期孩子的強烈叛逆性,以及與家長的種種對立,一直令眾多家長頭疼。在昨天的進社區活動中,為數不少的家長正是帶著這樣的苦惱來的。一位面容憔悴的母親憂心忡忡地告訴記者,最近一段時間一名女生常給他兒子打電話,一聊就是近半小時,母親跟蹤兒子后發現,有好幾次兩人還放學一起走,兒子的行為讓母親大感震驚,與兒子“談判”未果后,憤怒的母親找到了那名女生,要求女生不要再繼續糾纏兒子,兒子知道后回家大發雷霆,并以退學相威脅,最近一周,兒子見了父母更像見了仇人一樣。在“早戀”問題上與這位母親交換了看法后,記者又與她的兒子通了電話,在埋怨了母親一頓后,那名男生信誓旦旦地向記者保證,他根本沒什么早戀,而與父母為敵的主要原因,就是要報復一下母親的敏感。聽到兒子說出的心里話,這位母親破涕為笑,她檢討自己過于緊張,刺傷了兒子的自尊心。
心理難題:困擾一批學生和家長
“我的孩子去年被老師當眾訓斥了一回,弄得孩子好幾個月抬不起頭來,后來發生了孩子當眾報復老師的事情,現在孩子回家了,醫生說她得了精神分裂癥……”一母親含淚對記者說,半年多來,被老師訓斥后孩子整天郁郁寡歡,發展到不愿上學的地步,后來放學回家后一邊罵老師一邊摔東西,半年后被醫院確診為精神分裂癥,直到現在沒有任何好轉。昨天的記者接訪中,短短兩個小時先后接待了6名反映孩子心理問題的家長,面對孩子的心理難題,家長們一籌莫展。據專家介紹說,絕大多數孩子患上心理疾病的原因是拖延造成的。比如當一個孩子不愿再見某個老師、同學或者害怕再去學校上學時,內心的恐懼心理已經產生,這時如果家長能及時通過轉學、借讀等一些手段為孩子改變一下學習環境,孩子的心理問題可能會迎刃而解。家庭教育:給孩子少些壓力多點快樂“如果早知道這樣,我寧愿讓孩子什么學也考不上,只要他能健健康康比什么都好!”在昨天的接訪中,記者不斷聽到家長們類似的感嘆。說起自己兒子的現狀,一對夫妻淚流滿面、悔恨不已。孩子母親說,上初中的兒子是一知名學校的尖子,丈夫對孩子要求嚴格,從孩子上小學起就是滿口考名牌大學,一遇到孩子考試成績不如意,丈夫就大發脾氣,輕則訓斥譏諷重則打罵。今年上初三后,丈夫更是為兒子下達了明年考重點高中的命令。可事與愿違,前不久一次初三考試后,悶悶不樂的兒子回家后突然狂躁地撕毀了書本,現在孩子已退學在家,整天到網吧聊天,阻攔他就以跳樓自殺相威脅。接訪中,因為對孩子期望值過高給孩子壓力過大,而導致的孩子厭學、對抗或心理問題,家長們追悔莫及,也許直到孩子出現問題后,不少家長才會真正意識到。(記者
姜寶虎 冷雪 田璐)
特約編輯:wgly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