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的誕生,與人類飛馳的夢想有關;汽車產業集群的形成,則與城市飛馳的夢想有關。
現代經濟增長的歷史證明,當一個國家的人均收入達到一定水平后,就會進入一個由汽車拉動經濟增長的重要階段,其中,在拉動的方式上,尤以汽車產業集群的牽引力最為強大——
—在我國,上海、天津等城市逐步形成的汽車產業群,已經顯現出對各自經濟強大的牽引力。而早在今年初,市委、市政府就明確提出,要加快培育“以轎車、卡車、客車、專用車為核心的汽車產業集群”,此后,這一構想不斷得到強化和深化,并且不斷付諸實施。
實際上,加快培育汽車產業集群這一目標的提出,不僅僅源自這座城市飛馳的沖動,以及決策者對經濟增長規律性經驗的準確把握,更為重要的是,打造汽車產業集群在全市乃至全省的一系列大棋局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分量。這些大棋局依次是,我市制造業的發展,我市可持續發展大工業體系的構建,膠東半島制造業基地和山東半島城市群的建設。
現實
現實是奔向夢想的始發之地。換言之,沒有市委、市政府對汽車產業發展現狀的清醒認識,就沒有打造汽車產業集群這一夢想的產生。
在汽車的產業群落中,整車制造業無疑處于龍頭地位。經過近幾年來的調整,我市的汽車整車制造業已成為力量強大的引擎,拉動著我市汽車產業迅猛發展,特別是在商用車制造方面,我市因起步較早而成果豐碩。去年,一汽解放青島汽車廠生產中、重型載貨汽車6.6萬輛,在全國市場的占有率達到16%,一個中重型載貨汽車基地已在我市初步形成;重汽集團專用汽車公司生產五大系列、100多個品種的專用車,去年生產各種專用車7000輛,實現銷售收入10億元;青島特種汽車集團近年來投資建立特汽工業園,使其特種汽車年生產能力達到1萬輛。
說到汽車零部件生產———這一與整車制造業聯系最為緊密的環節,我市同樣有著不俗的表現。去年,全市汽車零部件銷售收入達到90億元。其中,青島特種汽車集團生產的8噸、12噸支撐車橋在國內占有22%的市場份額,生產的9噸貫通橋及懸掛總成在國內市場占有30%的份額。青島散熱器公司去年生產各種散熱器100萬只,實現銷售收入5億元。青島華鑄汽車模具公司從事乘用車內飾件生產,是國內主要乘用車生產企業的一級配套廠家。
記者從有關部門了解到,目前我市已初步形成以中重型載貨車、專用車為中心,以汽車車橋、散熱器、鋼板彈簧、汽車傳動軸、汽車內外飾件、汽車電子產品為重點的汽車整車及零部件生產企業群。截至2004年上半年,我市共有中重型載貨車、專用車、汽車零部件等生產企業100多家。去年我市汽車工業實現銷售收入220億元,實現利稅22億元,實現利潤15億元。
顯然,借助歷史上形成的基礎,通過近年來的結構調整,我市汽車產業已有了長足發展。然而,與打造龐大的汽車產業集群這一目標相比,我市仍有很大的差距。
何謂汽車產業集群?是指數十家乃至數百家汽車關聯企業在利益最大化的共同目標下,聚于一定區域,以一家或數家企業為龍頭,相互依托,形成從原料、生產到包裝、銷售、服務的上中下游產業鏈。其規模巨大,可帶動一系列附屬產業和周邊地區的發展。我市汽車產業之所以還沒有成“群”,首先表現在能夠形成強大產業拉動的大企業、大項目較少;其次表現在主導產業當地配套率低,高低端完整產業鏈和大規模的集約型產品群尚未形成。
正是基于對我市汽車產業發展現狀的清醒認識,市委、市政府才適時提出加快培育汽車產業集群的宏偉戰略,并首先選取最為關鍵、可以達到綱舉目張之效的突破口,那就是,全力推動汽車大項目的引進和建設。
“大塊頭”
直到兩年前,在我市的汽車產業架構中,乘用車生產仍然是最為薄弱的環節。我市汽車產業如同一個近乎完整的橡木桶,偏偏少了最有分量的那塊木板。于是,在兩年的時間里,我市以畢其功于一役的決心和姿態,努力打造這塊極其重要的“木板”,與國內汽車業巨頭中國一汽集團公司頻頻接觸。
事情在2003年發生了質的變化。這一年的12月,市政府與一汽簽訂合作協議,根據協議,雙方將在青島投資發展乘用車,根據市場需求導入具有市場競爭力的新車型,在2005年底實現經濟規模。該協議的簽署,標志著我市乘用車的開發與制造,終于在人們的企盼中滑到了跑道的起點。乘用車生產,這塊進入打磨期的最為關鍵的“木板”,將使我市汽車產業這只“橡木桶”得到盡乎完美的修補。
一汽乘用車項目的成功引進,仿佛打開了一個神奇的魔盒。一個個令人興奮、目不暇接的“大塊頭”———汽車大項目,走馬燈似地叩響這座城市的大門,已經或即將在這里落地生根,開花結果。
2004年3月,上海申沃客車有限公司與青島公交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共同簽訂合資生產城市客車合作意向書。根據合作意向,由上海汽車工業集團和瑞典沃爾沃集團控股的上海申沃客車有限公司,與青島公交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在青島建立新的客車生產公司。該公司在青島生產城市客車,作為青島汽車產業的一個品種。同時,該公司也將作為上海申沃客車有限公司的生產基地,生產申沃品牌的城市客車。該公司的發展目標,是成為中國最大的客車生產基地之一。
2004年4月,在山東省政府于韓國漢城舉辦的“2004中國山東經貿合作說明會”上,韓國永安集團與青島市政府分別就豪華客車和叉車兩個項目簽約。其中,客車項目計劃總投資2500萬美元,由韓國永安集團與中國重汽集團、青島經濟技術開發區在膠南合資生產大宇客車,年產豪華客車3000輛。柯拉克叉車項目計劃總投資3000萬美元,由韓國永安集團在青島經濟技術開發區獨資生產,年產叉車1.2萬臺,產品主要出口。
2004年6月,由北汽福田汽車股份有限公司等三方共同投資興建的青島福田重工有限公司,在青島經濟技術開發區黃河東路開工建設。青島福田重工有限公司總投資8億元,經營范圍為內燃機、挖掘機、拖拉機、機械電器設備等的制造和銷售。北汽福田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國汽車主要制造商之一,屬全國520家重點企業。2003年,福田汽車產銷量在全國排名第五,被《財富》雜志列入“中國上市公司100強”和“中國最具發展潛力上市公司50強”。
2004年10月,我市與世界集裝箱行業的龍頭企業———中國國際海運集裝箱公司合資的中集青島專用車項目開工建設。中集青島專用車項目分期實施建設,一期總投資5863萬元,預計2005年3月項目即可投產,達產以后,預計年生產專用車3000輛,其中,重型廂式半掛車1000輛,鵝頸式集裝箱運輸骨架車2000輛,主要銷往國內市場和歐美等國際市場。
美麗路徑
汽車大項目一經在青島落地,其作為載體和龍頭的影響力和輻射力立刻顯現,從而使我市的汽車產業鏈迅速延伸。
據悉,隨著豪華客車和叉車兩個大項目落戶青島,一大批韓國汽車零部件配套企業也將隨之到我市投資,預計總投資額將達到5000萬美元。在汽車大項目的聚集之地———西海岸,不僅已有科瑞特汽配、輝門活塞等汽車配套項目相繼落戶,還有一批國內外知名企業有意在此投資生產汽車配件。據青島經濟技術開發區有關負責人介紹,今年年初開發區規劃的占地8平方公里的汽車配套工業基地,正在吸引大批中小零部件生產企業進駐。目前,已有發動機、變速箱、車橋、后視探測儀等汽車零部件生產項目紛至沓來,汽車產業的鏈條效應和集聚效應正在西海岸顯現。
不僅如此。有關資料表明,汽車制造業與上游產業和下游產業的關聯比例約為0.65:1:2.63,也就是說,汽車制造業每增值1元,會給上游產業帶來0.65元的增值,給下游產業帶來2.63元的增值。而且,汽車制造業每提供1個就業崗位,就給上下游產業創造10至15人的就業機會。汽車產業的鏈條延伸出去,可以涉及十幾個大產業,包括交通運輸、冶金、機電、石化、建材、橡膠、塑料、電子信息、服務等。再加上無以計數的小產業、小行業,汽車產業作為一個龐大的產業家族,水銀瀉地般延伸到國民經濟的各個行業。
這就是汽車產業集群的魅力。這種魅力因為它所昭示的極其誘人的前景,令任何一個有著飛馳夢想的城市無法抵擋。
依托大項目的引進和建設,形成迅速延伸的汽車產業鏈;進而不斷集聚、裂變,形成規模龐大、不斷擴張的汽車產業集群;直至建成以中重型卡車、轎車、專用車、特種車和城市客車生產為主,帶動發動機等關鍵零部件和零配件行業集聚,推動物流、汽車貿易等行業快速發展的汽車產業基地。這,就是我市加快培育汽車產業集群的美麗路徑。
今年上半年,我市已提出汽車產業發展遠期目標———到2010年,轎車年生產能力達到50萬輛,卡車20萬輛,客車2萬輛,專用車5萬輛,形成以轎車、輕重卡車、客車、公交車、特種汽車及車輛零部件為核心產品的汽車產業集群。
朝著這座城市飛馳的夢想,汽車產業集群正在一條極其清晰的路徑上,以令人驚異的速度羽翼豐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