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日舉行的黨風廉政建設責任領導小組會議上,
廣東省委副書記、深圳市委書記黃麗滿對深圳少數干部收送紅包、賭博及縱容配偶、子女和身邊工作人員謀利等突出問題提出了嚴厲批評。她同時強調,領導干部要接受新興媒體互聯網的監督。
曾幾何時,互聯網上的網民言論,尤其是一些批評性言論,被一些領導干部“另
眼看待”。他們一方面固執而片面認為互聯網言論是消極的、無聊的、不負責任的,另一方面又害怕這些發表在網絡上的批評性言論,便只能裝聾作啞,置之不理。
誠然,互聯網的虛擬和自由,使得網絡上傳遞的有些信息不太準確,有些聲音不夠成熟,但這絕不能成為領導干部逃避互聯網監督的理由。實際上,互聯網作為一種新興媒體,在反映社情民意、發揮輿論監督功能等方面,同時具有其他媒體不可比擬的優勢。這種優勢主要體現在:互聯網方便快捷,使得網民參與輿論監督的“門檻”大大降低,意見表達變得相對簡便。
從這個角度看,領導干部接受互聯網監督,就是接受無數雙眼睛的監督,接受廣大人民群眾的監督,這種監督更直接、更徹底、更真實、更尖銳、更加不留情面。而一些官員回避或者害怕互聯網言論,其實就是害怕輿論監督、千方百計逃避輿論監督的一種表現。可以說,正因為一些官員有一些丑事見不得陽光,一些部門想把一些丑事掖著捂著,他們才害怕和逃避互聯網監督,才反過來指責互聯網的言論是消極無聊、不負責任的。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在目前一些監督機制還不夠健全、官員權力還得不到有效制約的情況下,互聯網監督理應成為輿論監督的重要手段,成為表達社情民意的重要渠道。因而,接受互聯網的監督,應該作為對領導干部的一項硬性要求,對于那些不能正確對待互聯網監督,對網絡批評性言論置之不理的官員,就應該追查一下他們逃避監督的真實原因,是因為對互聯網監督持有偏見,還是因為心里有鬼,害怕丑事被曝光。特約撰稿人 傅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