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即將過去,百姓生活的步伐正在邁向2005年。在即將過去的2004年里,我國經濟持續快速增長,宏觀調控取得積極成效,居民生活水平繼續提高。展望2005年,國民經濟的發展將會給百姓帶來什么影響呢? 收入:仍將持續穩定增長 展望2005年,專
家表示,城鄉居民收入仍將持續穩定增長,尤其是農村稅費減免政策進一步落實到位仍將成為農民收入的“增長點”。但農業增長、農民增收的基礎仍很脆弱,加之政策的遞減效應,農民收入增長幅度超過今年有很大難度。 物價:上漲面臨較大壓力 在糧價方面,今年秋冬種糧食生產形勢是近幾年較好的一年,冬小麥播種進度快,質量好,播種面積增加,加之中央各項支農政策的進一步落實,如果“天公作美”,明年糧食供求關系將有所緩解。 能源價格方面,今年以來,我國煤電油運供需矛盾突出,部分省份也上調了居民水、電、煤、油價格。雖然國家出臺的一系列宏觀調控政策措施使目前矛盾得到一定程度緩解,但明年煤電油運供應仍會偏緊。 房價方面,今年1至10月,全國商品房平均銷售價格上漲11.7%。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宏觀經濟研究院副院長劉福垣說,加快城市化步伐、實現全面小康,就會有不少農民變成城市居民。解決這么多人的居住問題,為我國房地產業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在今后幾十年內,房地產業在我國都將是嚴重短缺的產業,是一個支柱產業。 就業:更多崗位虛位以待 就業形勢的好壞與國民經濟的發展速度有著密切關系。根據各方面的預計,明年我國國民經濟仍將持續快速增長,速度將在8%以上。根據目前我國的就業彈性系數計算,國民經濟每增長一個百分點可新增就業崗位70萬到80萬個,因此,國民經濟增長拉動就業應在600萬個以上。此外,黨中央、國務院的高度重視,再就業優惠措施進一步落實到位,第三產業特別是社區服務業的進一步發展,明年全國城鎮新增就業人員仍可維持今年的水平甚至進一步提高。 新華社記者齊中熙劉羊旸(據新華社北京12月6日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