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克蘭“最性感男人”尤先科
烏克蘭的鐵娘子,一個非常嚴肅的女性,尤先科背后的真正力量。
尤先科全家福。右起:尤先科(膝上是7個月大的兒子卡拉斯)、女兒索非婭、外孫女婭尼娜、妻子葉卡捷琳娜、大女兒麗娜、后排是大兒子安德烈。
烏克蘭大選危機釀成的僵局以尤先科宣布“橙色革命”獲勝而緩解,在這場長達17天的政治爭奪中,各個派別的代言人、國內國外的的調停者往來穿梭,其中兩個漂亮女人則格外引人注目——尤先科的妻子葉卡捷琳娜·尤先科和政治盟友尤麗婭·季莫申科。
前者生在美國長在美國,曾先后在美國海關、國務院、白宮、財政部等高級部門工作,甚至被人懷疑為美國特工;后者則在烏克蘭商界幾經浮沉,賺得億萬財富后投身政壇,雖經歷政途磨難卻仍屹立不倒,被稱為“鐵娘子”。正是她們的特殊背景和傳奇經歷為尤先科在政治爭奪中注入活力,在其參加集會和談判時,總能看到倆人的身影。
丈夫雖然位高權重,但葉卡捷琳娜一心相夫教子;尤麗婭歷經宦海沉浮卻依然不掩野心,希望在有朝一日出任總理。雖然站在一個男人的后面,兩人的故事卻有各自的精彩,本期《星期7》為您帶來她們的不同故事。
他為妻子當了“美國女婿”
家有“美”妻
尤先科的妻子葉卡捷琳娜·尤先科是烏克蘭裔的美國人,在美國出生、長大。葉卡捷琳娜曾先后在美國海關、國務院、白宮、財政部等部門工作過,在和尤先科結婚后就轉而成為全職太太。由于葉卡捷琳娜的這層關系,一些烏克蘭老百姓干脆把尤先科稱為“美國女婿”。
尤先科的妻子葉卡捷琳娜的身份和工作經歷充滿了神秘色彩,她于1961年出生在美國芝加哥,父母都是烏克蘭人。葉卡捷琳娜的母親索非亞·尤可米(Yukhymiv)是基輔人,15歲時就被納粹抓到德國當勞工。父親米卡羅Mykhailo出生在烏克蘭頓巴斯地區(qū),他參加了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但不幸被納粹俘虜并投進了集中營。在那兒,索非亞和米卡羅認識了。1945年兩人結婚并生下葉卡捷琳娜的姐姐莉迪婭。后來因為米卡羅患上了嚴重的肺結核,為了支付米卡羅昂貴的醫(yī)藥費,索非亞必須非常努力地工作。后來一家人一同遷往美國芝加哥的一個小鎮(zhèn)定居下來,米卡羅病好后以做電工為生,葉卡捷琳娜后來也在那兒出生。
“妻子是我最珍貴的寶貝”
1982年,葉卡捷琳娜從喬治敦大學畢業(yè),4年后又在芝加哥大學完成了她的MBA學業(yè)。據有關媒體報道,葉卡捷琳娜在美國的工作經歷很豐富:1984年,她開始在美國海關部門擔任特別助理,負責一個教育項目;從1986年起作為助理國務卿的特別秘書她曾在美國國務院人權及人道事務辦公室工作過;兩年后,她又成為美國白宮國際局局長的助手;1989年,她曾在美國財政部工作過幾個月,隨后去了美國參議院經濟委員會。1991年,葉卡捷琳娜作為美國-烏克蘭基金會創(chuàng)建人和首席代表回到烏克蘭。此后,她在陪同烏克蘭政治家考察團出國訪問的飛機上認識了尤先科,兩人于1998年結為連理。
葉卡捷琳娜是尤先科的第二任夫人,現在兩人一共有5個孩子,兩個兒子三個女兒。大女兒麗娜今年23歲,已經結婚;大兒子安德烈(Andriy)18歲,還是個學生;兩個小女兒索非亞和克里斯蒂娜一個5歲一個4歲,還在上幼兒園;最小的兒子塔拉斯今年3月才出生,現在僅僅只有7個多月。另外,夫妻倆還有一個可愛的外孫女。尤先科說,索非亞和克里斯蒂娜雖然年紀還小,卻已經成為媽媽的好幫手,她們會主動幫忙照顧小塔拉斯。盡管葉卡捷琳娜在結婚以后很少拋頭露面,專心在家做一位全職太太,但有分析人士認為她對尤先科在政治上的影響力不容小覷。1995年,葉卡捷琳娜開始參與關注烏克蘭孤兒的公共事務,另外她還在為丈夫籌備一個基金會,主要著力于文化保護、社會及教育發(fā)展等方面的事務。在尤先科的眼中,妻子不僅是個非常漂亮的女人,是“他這些年來獲得的最珍貴的寶貝之一”。另外,妻子還是這個家庭的忠誠衛(wèi)士。尤先科說:“她精心經營著我們這個家,讓孩子們和我生活在溫暖的氛圍之下。忙碌的工作之后,家就是我休息的地方,它讓我忘掉所有政治上的東西。”特別是在今年9月6日患上怪病之后,原本被稱為烏克蘭“最性感男人”的尤先科變得眼睛浮腫、鼻子發(fā)黑、滿臉圪塔。這個時候,家更成為尤先科的力量源泉。在他前往奧地利醫(yī)院看病的過程中,妻子和僅僅7個月的塔拉斯一直陪伴在身邊。盡管年幼的塔拉斯根本還意識不到發(fā)生了什么事情,可有他在身旁做伴,怪病所帶來的苦痛似乎也減輕了大半。“在醫(yī)院里,塔拉斯開始長他的第一顆牙了,而且還學會了自己坐起來。”尤先科說:“這真的太讓人高興了。感謝上帝,我很珍惜和母親、妻子和我的孩子們在一起的每一分鐘。”因為工作的關系,尤先科很少有時間能和家人待在一起,但是他總是盡量和家人一起慶祝每個人的生日和各種節(jié)日。
妻子被指是CIA特工
由于葉卡捷琳娜在美國“復雜的工作經歷”,俄羅斯一家電視臺的著名主持人米克哈伊·里昂特夫(Mikhail
Leontyev)于2001年4月語出驚人地說,葉卡捷琳娜是美國中情局特工,她來烏克蘭的任務就是要幫助尤先科當烏克蘭領導人,然后使烏克蘭成為美國的附庸。隨后又有一家電視臺發(fā)表相同評論。對此,葉卡捷琳娜非常憤怒,并將這兩家電視臺告上法庭。2002年1月,法庭判決電視臺主持人侵權,但只是處以罰款。另外,尤先科的反對者還批評她保留美國國籍。
葉卡捷琳娜專訪:“最欣賞切麗·布萊爾”
作為一個政客的妻子,一個五個孩子的母親,葉卡捷琳娜早前曾接受了烏克蘭一家周報的采訪。采訪中,她談到了她和尤先科的家庭生活,以及從一名職業(yè)女性轉變?yōu)槿殝寢尩膬刃母惺堋?
記者(簡稱記):“你有沒有曾經勸尤先科不要從政?很明顯,如果他改行做一名銀行家或商人的話,也會非常成功。那樣你們的家庭會更加快樂和平靜。”
葉卡捷琳娜(簡稱葉):“如果我說沒有的話那肯定是撒謊。我當然和他談過這些,還有關于他和我們孩子的安全問題。我丈夫受過高等教育,是個專業(yè)的經濟學家,如果他愿意他可以找到另一個很好的工作。但是這些談話總是無果而終。其一,尤先科是個非常有主見的人,旁人的觀點很少能夠左右他的決定。其二,他總是堅持在家里不談論政治。”
記:“有電臺曾經說你對尤先科施加了極大的影響。每個人真的都想知道,這是真的嗎?”
葉:我的丈夫是一個非常自信和獨立的人,他很聰明也很專業(yè)。我為他感到自豪。所以,我可以說,不管是我還是別的什么人,要想真正改變他的某個看法是不可能的。有時甚至只是一些家庭事務他都會堅持自己的意見。
記:你是怎么融入丈夫的家庭的?
葉:開始有段時間,他媽媽不愿意和我見面。她認為我和其他烏克蘭人不一樣,因為我不會做烏克蘭食品,而且她還擔心我會住不慣她在鄉(xiāng)下的家。我記得在我懷孕的時候,村子里一半的人都圍過來看,看我這個‘美國媳婦’是怎么挖甜菜的。不過我和婆婆的關系很快就融洽起來,漸漸地她覺得我更像是個烏克蘭人而不是美國人了。我的父母生長在烏克蘭,他們一直希望我能嫁給個烏克蘭人,這樣就能夠自在地和女婿、孫兒們講烏克蘭話了。
記:你現在已經完全放棄了自己的工作,一心做一個全職媽媽。你對這種改變有什么感受嗎?
葉:我從來沒有想到會在撫養(yǎng)孩子的過程中體會到那么多的樂趣。現在我正在說服我的丈夫再要更多的孩子。我沒有工作已經一年多了,可我得承認,我很享受現在這種生活。我和丈夫都希望能盡可能多地將精力花在孩子們身上,我們希望孩子能夠誠實、友善、有教養(yǎng)、有愛國心。對我而言,讓我的孩子感到不管是學習還是工作,只要努力就一定能夠成功非常重要。
記:家務活中你最愛什么?
葉:我喜歡做菜,烏克蘭或美國風味的都可以。但我丈夫就對吃的東西沒什么太多要求,只要看到飯桌上有羅宋湯、蔬菜、土豆夾青魚,他就非常滿意了。
記:在各國的第一夫人中你最欣賞的是誰?
葉:我想應該是英國首相夫人切麗·布萊爾吧,因為我和她有一個共同之處:我們都在丈夫擔任總理的時候生了個孩子,我記得她45歲時生下第4個孩子。她是一個聰明和有魅力的女人,并且在自己的事業(yè)上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功。總之,那些在自己的工作上取得成功的女性,不管是寫作、科學、政治還是其他什么行業(yè),都讓我非常敬佩。另外,那些為自己的家庭做出犧牲的女性也是值得欽佩的。
“最佳搭檔”是個冷艷富婆
紅顏知己
盡管她在烏克蘭早已家喻戶曉,但她真正走入全世界的鎂光燈下還是在這次烏克蘭大選爭議之后。人們看到,總有一位穿著簡單卻不失高雅的女性與反對派總統(tǒng)候選人尤先科手挽手并肩而站,為他搖旗吶喊。她,就是烏克蘭前副總理、人稱“鐵娘子”的億萬富婆尤麗婭·季莫申科。
如果尤麗婭選擇做一名模特、好萊塢影星或是國際網球選手,以她的姿色,肯定早已成為報章雜志的封面人物,揚名世界。因為,她的的確確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大美女。然而,這個秉性堅韌的女子卻選擇了一條似乎曲折得多的道路——先是經商,然后從政。將她在商海中積累起來的億萬身家轉化成參與政治的資本。在最近越演越烈的烏克蘭選舉風波中,她身著樸素的毛皮大衣,總是站在尤先科的身側,顯得凝斂而精致。而最引人注目的當然是她那頗具烏克蘭傳統(tǒng)風格的發(fā)型——一條粗大的辮子在腦后繞成一圈。很明顯,這個億萬富姐之所以會選擇這么一個“土土”的造型,是不希望因為自己的財富而拉遠與普通選民的距離。
她的目標是總理
然而,刻意選擇的“土”仍然掩飾不了尤麗婭的巨富。她的財富是在進入政壇以前,在商海里幾經沉浮積累而來,甚至充滿了爭議。上世紀90年代中期,尤麗婭選擇棄商從政。曾為中間派議員的尤里·波迪雷夫現在已是一名政治分析家,在他眼中,尤麗婭不主張讓步和妥協,儼然是反對派領導層中強硬路線的推崇者。“她就是烏克蘭的鐵娘子,一個非常嚴肅的女性,是尤先科背后的真正力量。”他說。也許正如波迪雷夫所說,沒有尤麗婭的傾力支持,尤先科在與現任總理亞努科維奇的對決中不會如此中氣十足。正是尤麗婭,她充滿鼓動性的演講使支持反對派的示威者堵滿了總統(tǒng)辦公室所在的Bankova大街;正是尤麗婭,面對排成嚴密方隊荷槍實彈的防暴警察,從容地在對方高舉的盾牌上插上一朵鮮紅的康乃馨,甚至還曼聲勸說他們“倒戈”加入反對派的陣營;也正是尤麗婭,向政府部門官員保證,她能控制支持者們在游行中不會造成任何破壞。
很少有人能質疑,正是尤麗婭個人的魅力和堅韌的意志使她在烏克蘭商界和政壇這兩個原本多為男性所統(tǒng)治的領域游刃有余,成為個中的佼佼者,尤其是在烏克蘭,女性在傳統(tǒng)上總是更傾向于家庭生活。很明顯,尤麗婭從來不掩飾自己的政治野心,在她的個人網站上,用烏克蘭語和英語分別列出了一個調查問卷,題目是:“你認為在尤麗婭·季莫申科什么職位上能最有效地發(fā)揮她的能力?”接著有四個選項:“總統(tǒng)”、“總理”、“議會發(fā)言人”與“其他”。另外,在最近接受媒體訪問的時候,尤麗婭也毫不諱言自己對總理職位的渴望和自信,“現在盛傳我和社會黨領袖爭奪總理職位的傳言,我最初什么也沒說,但這并不意味著我不想成為總理,不過這一目標對我來說并不是最主要的,也不是決定性的。”她說:“當然,我有較大機會出任這一職位,在總理職位上我能得到更多發(fā)揮自己的機會。我相信我也能非常好地勝任。”不過,在網站其他地方人們也可以看到尤麗婭溫情的一面,不但可以找到她穿著家居服下廚房親手做菜的照片,也有她和丈夫亞歷山大、正在倫敦經濟學校研讀政治學的女兒尤金妮亞在一起的親密家庭照片。
烏克蘭的“汽油女皇”
1960年,尤麗婭出生在烏克蘭東部的德尼布羅佩托夫斯科市(Dnipropetrovsk),那里的人多講俄語,但德尼布羅佩托夫斯科市轄下仍有許多村莊是講烏克蘭語。值得一提的是德尼布羅佩托夫斯科市是一個政治氛圍濃厚的城市,這里既是前蘇聯領導人勃列日涅夫的資源基地,也是烏克蘭現任總統(tǒng)庫奇瑪的政治大本營。在庫奇瑪第一次來到首都基輔的時候,他身后跟隨了一大群來自德尼布羅佩托夫斯科市的鐵桿支持者。也正是得益于德尼布羅佩托夫斯科的這個政治淵源,尤麗婭后來才得以認識“貴人”帕維爾·拉扎連科,1996年上任的烏克蘭前總理。
還在很小的時候,尤麗婭的父母就離異了,所有的家庭重擔都落在她母親一個人的身上。由于母親的收入十分微薄,母女倆長年累月地掙扎在貧困線上。尤麗婭說,由于童年的經歷,她很早就明白“自己的命運該由自己決定”。從小,母親都很注重對女兒在商業(yè)意識方面的培養(yǎng),尤麗婭在大學里學的也是經濟控制理論,并獲得經濟學學位。大學畢業(yè)后,尤麗婭來到了德尼布羅佩托夫斯科機械工程工廠工作。1989年,烏克蘭開始允許私人開辦企業(yè)后,尤麗婭與丈夫立即辭職開辦了私人商業(yè)機構“終端青年中心”。1991年,她出任烏克蘭汽油公司總經理,負責向整個第聶伯羅彼得羅夫斯克地區(qū)供應汽油燃料。在1995年至1996年期間,她擔任自己一手創(chuàng)辦的烏克蘭“聯合能源系統(tǒng)公司”總經理,該公司是烏克蘭大型工業(yè)企業(yè)之一,在1996年的營業(yè)額達到100億美元。
在上世紀90年代,烏克蘭的大多工廠主要依賴從俄羅斯進口汽油,并且逐漸無力償付。拉扎連科在上臺后于是提出了一個旨在解決這個能源危機的計劃,計劃主張組建一個由地區(qū)汽油大鱷組成的供油網絡,專門向有需要的各大公司供油,各公司再以現金、貨物或股票等各種形式償付。而在這個供油體系中,最大的受益者之一就是由尤麗婭一手創(chuàng)辦和經營的公司——聯合能源系統(tǒng)。布里辛斯基認為,因為有了拉扎連科這個“靠山”,“尤麗婭幾乎控制了烏克蘭22%的國民生產總值,并且她的公司當時在烏克蘭卓爾不群的地位足以讓任何其他的私人羨慕不已。”尤麗婭和她的公司飛速擴張起來。她也因此被稱為“汽油女皇”。在馬修·布里辛斯基2001年出版的新書《莫斯科賭場》里,他專門用了一整個章節(jié)來描寫尤麗婭這個被他冠以“110億美元身家的女人”。書中提到在成為富豪之后,出于安全考慮,尤麗婭甚至雇傭了一個排的前蘇維埃特工作貼身保衛(wèi)。Brzezinski提到,有一次他約好和尤麗婭共進午餐,為此她專門從德尼布羅佩托夫斯科安排了一架飛機去莫斯科接他,并在傍晚時分再用飛機送他回去。布里辛斯基對為自己安排如此大的排場感到有些過意不去,于是他向尤麗婭表示不希望為自己打亂公司飛機原來的安排。沒想到的是,尤麗婭的回答非常爽快,她說:“你不用擔心這個。我有4架飛機呢,誤不了事兒。”
棄商從政仕途坎坷
然而尤麗婭并沒有滿足于商業(yè)上的成功,她把目光投向了政壇。1996年她首次競選議員便獲得成功。但是也正是由于她和拉扎連科之間非同尋常的關系,使她重重地摔了個跟頭。1997年,拉扎連科失勢,他因為卷入腐敗丑聞而被解職,并逃離了烏克蘭。同年6月,他在美國的加利福尼亞被判洗錢和敲詐罪名成立。“靠山”的落馬當然也使尤麗婭的事業(yè)受到沖擊,一開始她還能盡量使自己遠離拉扎連科的丑聞,并在1998年再度當選議員成功,還在1999年尤先科短暫地擔任烏克蘭總理期間,出任分管染料能源問題的副總理。然而隨著她和庫奇瑪之間的關系逐漸冷淡,丑聞也漸漸纏身而上。尤麗婭被指控曾給拉扎連科巨額回扣以換取聯合能源系統(tǒng)公司對烏克蘭汽油供應的壟斷地位。但是,尤麗婭一直否認這個指控。關于對尤麗婭的回扣指控,布里辛斯基也有自己的看法。他認為指控的確事出有因,他在接受英國《衛(wèi)報》記者的采訪時說:“有關部門甚至掌握了在拉扎連科擔任總理時,他們兩人之間私人電報往來的證據。作為一個位高權重、擁有無數財富的女人,生活中的種種傳聞也使她成了烏克蘭最具爭議的女性之一。她和前總理拉扎連科有“曖昧關系”的傳聞曾被人津津樂道。究竟是他庇護她,還是她投入他的懷抱,這個謎只有兩位當事人自己清楚了。
但無論丑聞的真相如何,尤麗婭的財富如吹氣球一般的急遽膨脹卻是不爭的事實。到了上世紀90年代末,她已經成為烏克蘭數一數二的大富豪。然而這時,許多普通的烏克蘭民眾的生活卻日益困難,尤麗婭的巨富與平民的貧窮饑餓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很自然地使她成為一個不太受歡迎的人。這種情形一直持續(xù)到了2000年,這時,尤麗婭再次遭遇到人生的“滑鐵盧”。2000年1月,在擔任副總理不到一年后,尤麗婭被解職。2001年2月13日,因為被指控貪污和向拉扎連科行賄,尤麗婭被直接從病房逮捕,那時她剛好因為胃病到醫(yī)院就醫(yī),同時被捕的還有她的丈夫亞歷山大。隨后尤麗婭被投入基輔的Lukyanivska監(jiān)獄關押了足足一個月才被釋放。尤麗婭對此的解釋是:“我在政府部門任職惹惱了某些人,因為我非常清楚這些機構中的陰暗面。”出獄后不久,尤麗婭出面發(fā)起了一個反對現任總統(tǒng)庫奇瑪的運動,聲稱庫奇瑪與記者Georgi
Gongadze謀殺案有關。到了第二年,也就是2002年,尤麗婭遭遇了一場神秘的車禍,那次險些要了她的命。而現在,尤麗婭又非常活躍地出現在反對派示威游行的隊伍中,她號召支持者繼續(xù)圍堵基輔市的權力中心,直至等到“所希望的承諾”。“她非常迷人,也很漂亮,說話非常得體——但是,別被這些現象所迷惑了。”布里辛斯基說:“她真的是一朵有刺的玫瑰。”
“鐵娘子”的柔情
看似柔弱美麗的尤麗婭卻有著極強的個性,和一般的女孩子不同,她從小就不喜洋娃娃,也不愛和女孩交朋友。“我只喜歡男孩子的游戲,比如說足球,我都是打前鋒,還經常很漂亮地射門。”她說,“而且最好玩的是我那時都是穿著裙子和一幫男孩踢球。直到現在我都不喜歡褲子。直到現在我都還很喜歡足球。”尤麗婭說,除了喜愛足球以外,她還很喜歡體操,而且?guī)缀跻呀浘毜綄I(yè)水平。但是,一次意外的事故使她的鎖骨嚴重骨折,從此只能告別體操了。
當被問及對自己的大學生涯最鮮明的記憶是什么時,這位女強人的回答出人意料,終于流露了她溫柔的一面。“我的婚禮。”她說。原來,尤麗婭和丈夫亞歷山大早在兩人都還在讀高中的時候就認識了,那時她九年級,亞歷山大十年級。“我們一同度過了浪漫的校園時光,”尤麗婭回憶說:“后來當我剛剛滿18歲,我和亞歷山大就決定結婚了。我們走到一間婚姻登記處就登記結婚了。”在結婚時,尤麗婭還是一個大學二年級的學生。“到現在我還記得婚禮當時的情景,就像一次神奇而浪漫的節(jié)日一樣。”她說:“另外我還記得第一次給丈夫做早餐時的情景,那時我突然意識到,以前那個只知道被人寵愛的小姑娘不見了,現在我要開始過新的生活,為人妻子的新生活。也就是說,從現在起,每天早上我必須早起,為家人煮早餐了。”新婚伊始,兩人的生活過得并不富裕,除了一些鋼筆、鉛筆,就連像樣的財產都沒有。回想起當年貧困的生活,尤麗婭的話還挺幽默:“那時我和亞歷山大如果會吵架的話,肯定就是為了其中一人沒有把用完的筆放回原位。”
尤麗婭在婚后不久就生下了女兒尤金妮亞,有記者曾問她婚后立刻生小孩是否讓她感到害怕。對此她回答說:“我丈夫很想要個小孩,確切地說他想要個女兒。我那時也希望在婚后還能有一些屬于我們兩人的時間,但是我們沒有。”隨著女兒的降臨,家庭所要承受的經濟負擔更顯沉重,但是尤麗婭和丈夫之間卻并沒有因此而紅過臉。更重要的是女兒的降生給家里帶來了許多意想不到的樂趣。“尤金妮亞很乖,從來沒給我們添什么麻煩,”她說:“她就像一只可愛的小貓咪一樣。而且她還有個驚人的本事,就是她從來不會忘記幼兒園或學校要舉辦的什么重大活動,而且她總是在前天晚上要上床之前,睜著一雙大眼睛對你說:‘噢,媽媽,我?guī)缀醵纪浟耍魈鞂W校有個化妝舞會呢,……我需要一條漂亮的裙子。’”于是整個晚上全家人都不用睡了,我和她爸爸就會手忙腳亂地裁布、縫紉、釘紐扣等等,不過到第二天早上一切肯定都會準備就緒的。尤麗婭說,幾乎所有的人都很寵愛尤金妮亞,除了他們夫婦倆,還有祖父母、鄰居們等等。但是,尤麗婭漸漸發(fā)現對女兒過分的寵愛可能總有一天會害了她,她說:“那樣她長大后可能會遇到很多麻煩,因為畢竟我們不可能一直陪在她身邊。”為了女兒的前途著想,尤麗婭一狠心將女兒遠送英國求學。“開始的時候真的很難,”她說:“尤金妮亞總是打電話回來哭著要我們接她回去。我聽了也很心疼,并且常常會陪著她哭,但我還是要她堅持下去。”后來看來尤麗婭當時的堅持是對的。在經歷了初離父母的陣痛之后,尤金妮亞很快適應了在英國的新生活,僅僅半年后,她已經不想回去了。“尤金尼亞現在學校都是說英語或法語。她已經變得很獨立了。我們仍然很愛她,但不再為她擔心了。”尤麗婭頗為自豪地說。
盡管已經四十多歲,尤麗婭看起來仍然十分年輕,并且打扮得體。讓人吃驚的是,當被問到有什么保養(yǎng)秘訣時,尤麗婭說她從來不用任何護膚品,而且這還是她的祖母家傳的秘訣。她說:“我的祖母不但不用護膚品,她還從來都不化妝。直到60歲她臉上還是一條皺紋都沒有。”尤麗婭說她相信肌膚有自己的一套調理機制,她惟一做的就是保持用軟皂洗臉,并用溫水沖洗。此外,尤麗婭優(yōu)雅得體的打扮也很引人注目,出席公眾活動,她總是喜歡穿黑色或白色的服裝,另外她還很喜歡烏克蘭傳統(tǒng)的服飾,因為那表現出國家的特色。她還半開玩笑地說,因為自己個子不高,所以比較喜歡穿高跟鞋。
人們注意到,身家過億的尤麗婭卻幾乎從來不戴戒指、手鐲等首飾。關于這個,原因竟然非常有趣。“以前我也會戴戒指、手表或手鐲什么的,主要是用來配搭我所穿的服裝。”她說:“但是我總是在開會或者發(fā)言的時候不自覺地把它們全部摘掉。通常的情況是,會開完后我站起身就走,完全沒有注意到還有一堆珠寶首飾留在了桌上。有的人撿到后會把它們還給我,有的人就不會。所以,我最終決定還是不要佩戴這些東西了。”尤麗婭說平時她甚至會連手表都懶得戴,要看時間的話就把手機給翻出來,那才是從不離身的寶貝。
“她就是烏克蘭的鐵娘子,一個非常嚴肅的女性,尤先科背后的真正力量。”
——烏克蘭政治分析家尤里·波迪雷夫
本版編譯 艾 丹
編輯:林彥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