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險資金直接進入股票市場不再遙遠。權威人士透露,與《保險機構投資者股票投資管理暫行辦法》配套的有關政策、法規的制訂已經接近尾聲,最晚2005年初即可出臺。保險資金直接進入股票市場的規模和速度,取決于保險資金運用中風險控制的能力和水平。
這位權威人士稱,作為保險資金入市的重要通道,保險資
產管理公司的擴容正在“跑步前進”。繼中國人保、中國人壽兩家保險資產管理公司開業后,華泰保險資產管理公司、中再保險資產管理公司將于明年年初開業。平安、新華、泰康和太保等4家保險資產管理公司的成立申請已經報送中國保監會,如獲批準,也將于明年上半年開業。這樣,我國有望出現8家保險資產管理公司。根據有關規定,保險資產管理公司要通過獨立席位進行股票交易。從事股票投資的股票交易獨立席位的管理辦法尚在制訂之中。
其它正待出臺的配套政策、法規包括“保險機構投資者投資股票的具體比例”、“保險機構投資者在投資前需要確定的股票投資業績衡量基準”、“股票投資的相關報表、報告的內容和報送方式”、“保險公司股票資產托管指引”。這些配套政策,有的將用“指引”、“規定”等法規形式出臺,有的將以“通知”的方式出臺。保險機構投資者投資股票的比例,按《辦法》規定是最高不超過本公司上年末總資產規模的5%。但有關負責人稱,今后中國保監會將根據股票市場容量、風險程度及保險公司投資狀況等因素,調整投資比例。
各保險公司正在抓緊研究資產托管問題,與托管銀行廣泛接觸,有的已經進入招標遴選階段。太保集團、中國人壽資產管理公司等已經設立了獨立負責股票投資的部門,并建立了投資分析系統和風險控制系統。
中國保監會有關負責人對本報表示,保險資金獲準直接入市之后,保險資金運用面臨的最關鍵的問題已不是渠道問題,而是能不能有效防范資金運用風險,能不能用好保險資金的問題。
為確保保險資金直接入市不出大的風險,明年保險業將立足于兩個“防范”:一是防范股票市場大幅波動對保險業未來現金流安排帶來的不利影響;二是防范保險資金股票投資過程中,因投資決策、交易執行和風險管控等各環節中的不透明、不規范而產生的一系列管理風險。
權威人士透露,明年保險資金的直接入市將以風險控制為前提,著力樹立價值投資理念,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即保險資金直接進入資本市場的規模和速度,取決于保險資金運用中風險控制的能力和水平;保險資金作為一種長期投資資金將追求穩定的回報,而不是單純地追求高回報;提高保險資金直接入市比例將是一個有步驟的、動態的過程。(記者
鐘正)
特約編輯:舒薇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