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12月16日),省2005屆高職高專類畢業生專場供需見面會在廣東白云職業技術學院舉辦,共吸引了來自珠三角的250多家用人單位,提供就業崗位超過6400個,約有2.5萬名高職高專畢業生參加。
盡管高職高專類招聘專場向來由“職業技能”唱主角,但記者昨日在現場發現,不少服務類行業也貼出“服務員”、“洗
碗工”、“調酒員”等崗位的“招賢榜”,引發激烈爭議。一方面,企業認為大專生不應要求過高職位工種;另一方面,學生們認為這種做法無視人才價值。
高職生:壓價式招聘造成負面影響
在招聘會上,廣州一知名酒店的展牌上赫然印著“洗碗工若干”、“服務員若干”等項目。雖然展位前排著長長的“人龍”,但奔“服務員”而去的寥寥無幾。絕大部分學生不僅沒有在這些工種上投上簡歷,還強烈抗議企業走進高職專場開出技能要求并不高的崗位進行招聘。“盡管工作無貴賤,但不代表我讀完大學出來,只是端端盆子、刷刷碟子,那還讀大學干什么?!”廣東白云職業技術學院外語專業學生小許憤憤不平地說,“來這里招服務員,要么就是以為高職生就業形勢嚴峻,趁機壓價;要么來打廉價廣告。”
普遍被訪學生認為,盡管學歷不如本科生、研究生,但他們仍然希望能找專業對口的職位發揮所長。高職生動手能力比較強,但并不是強在簡單機械勞動的不斷重復。企業不切實際的招聘不僅對高職生就業出路有所打擊,還對企業形象造成負面影響。
企業:眼高手低是大學生通病
據了解,一些招聘“服務員”崗位的企業是有心從高職生中物色合格對象的。
東方賓館人力資源總監徐琦告訴記者,學生在應聘的時候,強調非管理層次崗位不做。“即使是領班都必須工作經驗,當我們提出讓這些學生到基層的時候,他們也還樂意,卻要我們作出承諾幾個月后可以走上管理崗位。”
徐琦為難地說,“我們怎么能作出保證?于是大家就溝通不下去了。”
其他一些企業招聘負責人也表示,盡管需要大專生做服務員,但都是在重要崗位上的“人盡其才”,例如在接待外賓的場合上,英語水平較高的大專生就要比中專生更好用,更放心。“但大部分大專生總是認為‘服務員’名字不好聽,哪怕給出1500元月薪也很難把他們留下來。眼高手低幾乎是大學生們的通病,這是難以溝通的障礙之一。”東莞一外資餐飲店負責人說。
此外,也有一些用人單位認為部分大專生實際操作能力并不如預料中強,把他們放到基層崗位上主要是想經過一段時間的鍛煉,再作其他考慮。
專家:鼓勵學生考取“雙證”
針對部分企業在高職類專場招聘“服務員”的現象,高級職業指導師、廣東白云職業技術學院代院長何小雄認為,在勞動力市場中,人才應有梯度地合理運用,如一般機械性工種的任用可以把目光投向中等人才上,大專生從事服務行業最終目標確實要擺在“管理者”的位置上。但高職高專學生在應聘的時候仍然不宜過分強調崗位的屬性,起步可以從基層做起,踏實向上進步。
同時,他也指出,部分用人單位在聘任大專生過程中存在“人才高消費”的現象。“以酒店管理基層崗位為例,表面上勞動力市場飽和,但實際上中專生找不到工作、大專生又不愿意去,酒店內部管理人才十分缺乏,服務素質正在下降。如果用人單位堅持大材小用,就更難招聘人才,造成惡性循環。”
何小雄建議,如果要在企業和畢業生供求愿望中劃一個合理等號,高職院校就要多與市場接軌,通過大量的市場調研,調節專業設置,授課內容,并多鼓勵學生考取“雙證”,向用人單位證實自己既比中等層次人才具備更多專業理論知識,也比本科生、研究生等多“一技之長”,爭取在合適的位置上學以致用。(謝苗楓 梅志清 胡鍵)
特約編輯:張慶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