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今天的《社會大廣角》報道,11月21日,3名大學生在新模范馬路上,合力擒獲一名偷盜和搶劫他人財物的持刀歹徒。事后,其中一名學生才發現自己右腋下被兇器捅出一個四五厘米長的傷口,所幸沒有傷及要害。無獨有偶,第二天晚上,2名河海大學和1名南京大學的男大學生,也擒獲了1名持刀搶劫的歹徒,另一名歹徒逃脫。
節目中,幾名大學生都表示,事發時,現場圍觀的數十群眾竟無一人上前相助,否則那名歹徒也不會逃之夭夭。而在他們把歹徒按倒后,眾人卻蜂擁而上,對著已無還手之力的歹徒拳打腳踢。
這幾名大學生見義勇為的行為既弘揚了社會正義,又反映了當代大學生崇高的社會責任感和思想境界,值得稱贊。然而,在丁丁看來,大學生見義勇為的行為卻不值得推廣。從上面兩件事看來,這幾名大學生都是就讀于名牌大學。要培養出一名優秀大學生,國家、家庭和社會各界都為此付出了巨大的精力和艱辛,尤其是那些出身在貧困家庭里的大學生,他們不僅是祖國的希望,更是全家未來生活的全部希冀。倘若,這名大學生因為見義勇為出了意外,甚至犧牲了生命,那我們為此付出的代價未免太大了些。社會需要見義勇為,但我們更應喚起的是全民見義勇為的社會氛圍,而不是某些人痛打落水狗的心態。
特約編輯:張慶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