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有廣告公司這樣說:在未來,我們除了不去建房子外,房地產開發的所有環節的工作都會有廣告公司去做。對此,我倒想說一句實在的話:廣告公司不可能做這些事情,也做不好這些事情,如果有可能的話,應該去爭取獲得“克里奧廣告大獎”;這不僅是社會專業分工的問題,更主要的是目前房地產廣告的
發育水平還很低下,無論是在創意方面,還是在表現形式和手段上都難以滿足房地產市場發展的要求,它不僅不能很好地吸引消費者的“眼球”,更不能有效地傳播項目的信息和塑造企業的品牌形象。 在現實中,房地產廣告存在許多誤區和“怪現狀”:
(一) 實證主義的誤解:
很多房地產的廣告,直截了當地將建筑物,并且往往是最“難看”的建筑物,滿幅放在廣告畫面上;事實上,它們只是一些很普通的塔樓,一堆鋼筋和水泥的混合體,毫無生氣可言,好一點的,經過電腦的效果處理,天空更藍一些,樹更綠一點而已。
(二) 詩情畫意的泛濫:
我們在房地產的廣告文案中,常常看到類似“詩意地棲居”的詩句;實際上,廣告文案不同于寫詩、填詞,再說呢,也不可能比徐志摩的詩好,會得以永世流傳。
(三) 陳詞濫調的表述:
在房地產廣告中,最多的莫過于“美好、尊貴、皇室的生活,頂級豪宅……”之類的毫無個性的字眼,或者是選用一些半殖民地的語匯。要知道,這不僅是千篇一律的陳辭濫調,是無效傳播,甚至還會產生“負面”的影響。
(四) 缺少主題的訴求:
一些項目打著“我們不要概念炒作”的旗幟,大談“產品主義”,實際上,做好產品、提供合格的產品,這是必須的、也是最低限度的要求;這種說法是不求進取的借口,掩蓋了其思想的貧乏。
另一方面,一些房地產項目濫用概念,慮構了許多莫名其妙的“主題”和“概念”,如拼湊或截取幾個英文字母,就稱為“某某社區”等,這類文字游戲是毫無意義的,也不可能進行有效的傳播。
(五)比喻、聯想的貧乏:
一些房地產廣告總喜歡用一些椅子、筆、蘋果等價值不大的物品來作比喻,它既不能使人們產生感性的聯想,也看不出與房地產項目間的邏輯關系,很是令人費解。
(六)洋面孔和人物的濫用:
我們在廣告中經常遭遇很多不知名姓的、帶著“神經質”笑容的外國人面孔,這就體現“國際化”色彩嗎?或者看到一個人莫名其妙地在天空中“飛來飛去”,人不搭載飛行器,如何能飛?要不然就用不甚漂亮的“美女”來代替,她是項目的形象代言人嗎?何不用明星或者真人來“說事”;還有一堆人伸出指頭作“V”狀的,是意味著項目“戰勝了”消費者嗎,還是別的什么意思?
(七)“偽國際化”的言辭:
我們經常能見到一些廣告使用很蹩腳的“港式、臺式國語”,使人誤以為這是“洋化”的品味,但它滿篇病句、錯句和生硬的說法,使國人很費解。相反的,很多在中國成功扎根的跨國企業,如“可口可樂”,已經完全實現本土化,它的廣告和宣傳已經與中國傳統文化相融合,其“國語”的水平不僅已合格,而且很精彩。
(八)表現方式的落后:
許多廣告的畫面往往是“臟、亂、差”的縮影,在創意、結構、線條、顏色方面的選擇都不科學,甚至很“污染”人的眼睛。
(九)廣告承諾的虛假:
房地產廣告中對“位置”的描述“10分鐘就可到達項目所在地”,目前在北京城市的交通狀況下,除非有國賓護衛隊開道才行;項目的“起價、均價”的虛假性已是盡人共憤的事;大量使用國外一些度假勝地的圖片來作為效果圖,項目的實景會是這樣的嗎?
(十)廣告發布的問題:
最后,我們需要明白的是:誰也沒有權利不重視廣告的設計,因為在廣告發布時它是用巨額資金來支持的,而且也影響著項目的成敗;如果它傳達的是無效的信息,甚至是“貶低”了項目的形象時,當然不能對此“怪現狀”熟視無睹。
特約編輯:廣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