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近年來,山東家具產業充分發揮勞動力資源充足、成本較低的優勢,產品類型齊全、價格適中,吸引著國際市場。據青島海關統計,今年1至11月,山東口岸共出口家具3.4億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長42.2%,保持快速增長勢頭。
今年來,山東家具出口方式以一般
貿易為主,加工貿易增長迅速。一般貿易出口家具2.1億美元,增長41.3%,占出口總值的61.8%;加工貿易出口1.3億美元,增長43.4%。出口市場以美國為主,對歐盟和日本出口增長較快。其中,對美國出口1.2億美元,增長46.1%,占出口總值的35.5%;對歐盟出口1億美元,增長50%;對日本出口0.7億美元,增長20.9%。外商投資企業成為拉動出口的主力軍,私營企業出口倍增。外商投資企業出口家具1.9億美元,增長37.9%,占出口總量的56.2%;私營企業出口0.8億美元,增長1.5倍。
據分析,隨著國際貿易壁壘不斷增加,加之國內家具行業自身發展面臨困境,我國家具出口前景不容樂觀。首先,美國反傾銷裁決對我國出口家具影響進一步加深。11月9日,美國商務部做出最終裁決,對中國輸美臥室木制家具征收反傾銷稅,對部分應訴企業與未參加應訴的企業征收198.08%的懲罰稅率。由于家具行業是勞動密集型行業,價格是我國家具搶占市場的主要優勢。美國裁定的高反傾銷關稅稅率將制約我國家具在美國市場的出口,部分輸美家具產品將被迫轉向其他市場,可能再次招致其他進口國家的反傾銷。最近,加拿大一些家具制造商提出對中國家具的反傾銷申請,要求對中國木制臥室家具、甚至皮制和鐵制等家具進行反傾銷調查。
同時,家具出口面臨技術壁壘的考驗。自去年下半年以來,考慮到美國對華家具反傾銷因素,不少家具廠商將視線轉移到歐盟市場,但技術壁壘卻成為主要障礙。今年7月以來,不得使用除加鉻砷酸銅(CCA)外的其他含砷防腐劑的強制性環保指令、(FSC)森林認證體系在歐盟相繼推行,我國家具出口面臨技術壁壘的挑戰更加嚴峻。此外,國內家具工業發展南強北弱,呈現“小、散、亂”的特點。由于我國家具企業發展不平衡,中小企業數量眾多,高檔產品比重普遍較小,且缺乏行業組織,加劇了國內企業低價競爭。我國家具產品多以貼牌方式出口,缺乏品牌意識,難以在國際市場樹立品牌形象。(鄒吉宏
于佳 馬永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