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前的廣州少女比現在還要開放,她們那個時候就敢為藝術脫得一絲不掛,這恐怕是許多人都無法想象的。
4月1日下午,記者在廣州越秀區一市民家中發現了幾本上世紀30年代的流行雜志,這些雜志里的許多裸體模特都是地道的廣州西
關少女,她們在鏡頭前都很有表現力,營造的情調非常高雅健康。

七十年前廣州流行人體藝術
4月1日下午,記者在廣州市越秀區天成路采訪,無意中了解到市民張先生家里收藏了幾本上世紀30年代的流行雜志,遂馬上趕到張先生家中。張先生今年已經60多歲,出身于書香世家,記者說明來意后,他很快就從自家三層閣樓的一個角落找出了幾本封面已經有點發黃的雜志。
記者看到,這些藝術雜志有《美健》、《健美與藝術》等,多為上海世界圖書公司出版發行。這些雜志封面即很大膽,多是姿態萬方的美女照片,現在的人看了也難免有些耳紅心跳。雜志內頁則都是以美少女為主題的攝影或繪畫作品,模特有外國人,也有很多中國人,她們大多一絲不掛,在各種諧調的背景中頗為大膽地展示出人體美感。記者細看之下,發現每幅作品下面基本上都附有詩句,表達了無盡纏綿的少女心思,其中某頁就寫道:“夜雨做成秋,恰上心頭,教他珍重護風流。端的為誰恨,更為誰羞?”
當時出門就能買到裸體畫報
張先生說,即便是現在,許多年輕女子也不可能裸體示眾,而據他了解,當時國內還沒有職業的人體模特,但畫冊里的許多中國模特都是地道的廣州西關少女,她們留著當時西關小姐流行的發型。雖然沒有受過職業訓練,但這些少女在鏡頭前都很有表現力,營造的情調也很高雅健康。記者看到,攝影者有郎靜山等,查詢資料發現他們大多是當時比較活躍、追求西化的南方攝影師。張先生告訴記者,這些雜志都是他故去的父親留下來的。父親曾跟他說過,當時這些雜志在廣州街頭就像政府辦的報紙一樣賣,售價一般只需3毛錢,相當于當時30斤左右的大米價格,市民一出門就能買到。
劉海粟開國內人體藝術先河
著名歷史學家、中山大學教授袁偉時先生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1936年左右廣州街頭流行這樣的藝術畫報并不足怪。早在上世紀20年代,劉海粟等廣州藝術家在國內首創使用人體模特作畫,當時在美術界和社會學界引起了巨大的爭議,但爭議過后,南粵社會的風氣確實開放了許多,市民尤其是文化人變得敢于面對赤裸裸的藝術形象,不再羞于公然談性。袁偉時先生認為,只要那些發行物是以藝術形式出現的,就不會有傷風化,不管是當時還是現在,政府部門都沒必要嚴加禁止。
責任編輯:屠筱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