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由市疾病控制中心承擔完成的“青島市居民營養與健康狀況及防治對策研究”前天通過市科技局組織的科技成果鑒定。專家認為,該項研究填補了山東省同類研究的空白,成果達到國內領先水平,為政府制定衛生防治政策、指導居民食物消費、調整食物產業結構及促進相關領域科學研究等提供
了科學依據。 據介紹,營養與慢性病密切相關。居民的營養與健康狀況是反映一個國家或地區經濟發展、公共衛生事業水平和人口素質的重要內容,是政府了解民情、制定相關政策不可缺少的信息。為適時掌握我市居民膳食結構及營養狀況、主要慢性病的流行病學特點及變化趨勢,2002年10月,我市啟動了青島市首次全市居民營養與健康狀況調查。 該課題共在全市12個區(縣市)抽取了6480戶作為研究對象,建立了約2萬人的信息庫,并對其中的2160戶進行了膳食調查。所有調查對象進行了詢問調查、醫學體檢及實驗室血紅蛋白、血糖、血脂的檢測,部分調查對象及所有3-12歲兒童進行了鐵蛋白、維生素A、維生素E的檢測,并對青島市居民的人口數、文化程度、職業分布、經濟收入等指標進行了描述、分析。目前,該項研究已經完成。 參加成果鑒定的國內有關專家認為,該項研究首次對青島市全部區市居民的營養與健康狀況進行了綜合評價并提出防制對策,填補了山東省同類研究的空白;探索總結了大規模居民調查的有效方法,為今后青島市居民營養與健康狀況監測、研究提供了寶貴經驗和基礎平臺。(本報記者王麗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