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報訊 美國太空總署科學家近日稱,最近發現的一顆小行星有1/300機會于2029年撞向地球,但科學家強調,一旦天文學家獲悉更多有關其軌道的詳情,這個約1300英尺長的
小行星撞向地球的危機大概將消失。    據報道,美國太空總署噴射推進實驗室的“近地球星體計劃”經理約曼稱,這顆小行星“2004MN4”被目擊的次數有限,在分10級的托里諾撞擊危機等級中,它的初步評級為2級,天文學家利用這個評級來預測小行星或彗星撞擊的機會,2級表示“發現到星體近距離但并非極不尋常地經過地球,但由于實際撞擊不大可能,因此沒有理由引起公眾關注或憂慮”。    約曼稱:“于2029年4月13日(星期五),我們不排除這顆小行星撞向地球的可能性。假如真的發生這件不大可能的事情,情況將很嚴重。如果它撞落在海洋中,將發生海嘯,否則便會造成嚴重地面損毀。”    這顆小行星于6月19日被發現,本月再次被觀察到,其體積根據其亮度來估計,約1320英尺的長度表示它約有1600兆噸級能量。    小行星“2004MN4”花不足一年(323天)環繞太陽一周,每在軌道運行一次便經過地球軌道兩次。圖為行星撞地球假想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