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亭 明春
一個黨員干部陷入賭博泥潭,不僅欠下560多萬元的賭債,而且因挪用公款和賭博被判處有期徒刑7年。于長亮從一名正處級干部墮落成一個賭徒的經歷,再一次向人們驗證了“一失足成千古恨”的古訓。
于長亮曾任濟南市房地產拆遷管理辦公室綜合處處長,2001年3月因工作需要退居“二
線”,改任調研員,兼任濟南市房地產協會秘書長。離開處長的“實權”位子后,于長亮感覺找他辦事的人少了,請他吃飯的人少了,還不到退休的年齡就屈居“二線”,整日情緒低落,無所事事。去股市尋找刺激,借錢炒股,但股市的低迷并沒有解脫他苦悶失意的心情。
就在這個時候,一個酒桌上認識的朋友看出了他的心思。2002年9月的一天,這個朋友把他帶到一個賭博的地方。這一次,于長亮輸了自己隨身帶的2000塊錢。沒想到這一玩,他竟深深地陷了進去。
賭博的驚險刺激填補了于長亮心靈的空虛,也讓他暫時忘記了“失意”和不快,忘記了自己黨員干部的身份。沒過多久,于長亮就按捺不住這份誘惑,自己帶上錢主動去賭了。輸了自己的,把借朋友炒股的錢從股市上撤回來賭,兩個多月就輸掉了40多萬。
他也有過贏錢的時候,但“撈回本錢”甚至想贏大錢的僥幸心理讓他越“撈”越輸,越陷越深。這個地方賭不下去了,就到別的地方。他通過各賭徒四處打聽信息,凡是打聽到有賭的地方,于長亮幾乎都去了。有車的時候開著車去,沒車的時候就乘長途汽車去。炒股的錢撤完了,就再去借。他使出渾身解數,編織出一個又一個謊言,去騙親朋好友,什么女兒出國啦,買房子啦,搞投資啦,做生意啦,只要是有點錢的親戚,沒有不上他當的。他前后借款15筆共400多萬元。
在把騙借來的錢全部輸光后,被膨脹的欲望啟動的“潘多拉”魔盒再也無法關閉,于長亮已經完全喪失了理智。他想到了貸款,于是乎就把自己家的房產拿出來作抵押,貸了一次輸完了,就托關系再次重復抵押。他還動用各種關系以自己的公務員身份先后四次申請了個人消費貸款,前前后后從數家銀行騙貸達80余萬,同樣全部輸掉。此時的于長亮可以說已經是山窮水盡,騙錢的地方都難以找到。他又把眼睛瞄向了公款。從2003年12月開始,他以各種欺騙手段,利用職務之便先后6次從濟南市房地產協會挪用公款80萬元。
2004年5月,于長亮挪用公款的行為被單位發現,賭博行為也隨即東窗事發。現在司法機關正對他的其他問題繼續進行偵查,并將依法予以追訴。
責任編輯:趙振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