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北京全市婚姻登記機關都遭遇了罕見的登記高峰,區縣登記處都人滿為患:海淀區民政局婚姻登記處接待登記情侶600多對,深夜12點才下班,其余各處也均在400對以上。
春節前結婚者眾多,是受到了“雞年無春”、“寡婦年”說法的影響。在一個農歷年中沒有立春,是經常
發生的事情。如果這樣的年景被稱為“寡婦年”,那么在2001年到2010年之間,有好幾個“寡婦年”,比如2008年鼠年無春,2010年虎年無春……這日子還過不過了?
其實好多人也沒把老理兒當真,但為了保險起見,還是把婚禮放在春節前。專家擔心的是老理兒多了,人們生活得會越來越不科學;扎堆兒結婚、扎堆兒生孩子,還可能給未來的生活造成隱患。但這些壞處,直觀看不到。
除了信老理兒以外,趕著結婚還有好些個原因,其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人們對未來的生活感到沒有太大的把握。由于現在適合結婚的人絕大多數都是獨生子女,絕大多數很快得承擔相當重的生活壓力—————包括工作、孝敬老人和撫養子女,他們也就對未來有著更強烈的祈求平安的愿望。所以,最害怕發生意外。在老理兒出現的時候,他們往往采取的是“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的態度。
所以,簡單地指責老理兒是“迷信”或者“謠言”,恐怕還不能說服人。整個社會都應該琢磨一下,如何給現在的老百姓更多的安全感—————包括治安、就業、保險、社會保障等。讓大家覺得心里更加有底,才是克服脆弱心理的良方,F在的年輕人都實際著呢,只要他們算過賬來,才不管這一年有沒有立春。
另外,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移風易俗,得有人帶頭。比如李亞鵬和王菲,就宣布將在雞年的春天結婚。雞年正月初四,快到“情人節”的時候,電影《情人結》將舉辦首映式。策劃者打算把首映式辦成集體婚禮,據說報名者也很踴躍—————不管以上是不是炒作,至少說明,不信老理兒的還是大有人在。
說來說去,要大家不信“寡婦年”,不光要說清楚老理兒的錯,還要說出新理兒的好來。這樣說明白了,結婚的人膽子就會大起來。程赤兵《法制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