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報業網訊 2004,不是最好的年代,不是最壞的年代,用狄更斯的話來形容更到位:這是個最不確定的年代。
一方面,政府加大宏觀調控力度,各項針對房地產市場的政策紛紛出臺,一場關于“中國房地產市場有無泡沫”的颶風,席卷政府部門、經濟學界和房地產業界。另一方面,開發商在政策和現實之間小心
翼翼行走的同時,卻發現房子不是一般地好賣;重要的是購房者,面對突如其來的“加息”風暴,對當下生活的影響雖然不顯山露水,但是成為“負翁”的壓力卻越來越大。
9條,2004年從宏觀政策到微觀市場,從政府、開發商、媒體到購房者,從各個層面發出的話語,言為心聲。
北京市政府:“北京將調整城市布局”
今年年初,北京市市長王岐山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北京市將調整城市布局。2月17日,《北京城市空間發展戰略研究》首次發布,把城市空間布局調整為“兩軸-兩帶-多中心”的新格局。其中“兩軸”是傳統中軸線和長安街的延伸,“兩帶”的“東部發展帶”北起懷柔、密云,重點發展順義、亦莊、通州:“西部生態帶”與北京的西部山區相聯系,是對延慶、昌平等區域實現生態保護下的調整改造:“多中心”是指在市區范圍內建設不同功能區,以提高城市的服務效率和分散交通壓力等。9月,北京市規劃委員會透露《北京城市總體規劃(2004———2020)綱要》基本修編完成,并于11月向國務院報批。11月,修編成果進行公示,同時京城規劃展開始。該修編不僅指明了北京16年來在城市布局上的發展方向,并且首次提出把北京建設成為“宜居城市”的概念。
業內人士認為:新規劃將會對房地產產生新的機遇,尤其是提出重點發展的順義、通州亦莊等區域,郊區地產即將升溫。
謝國忠:中國地產泡沫即將破裂。
2004年是盛世危言最多的一年。楊振寧博士語出驚人:“儒家文化妨礙了科技發展,對權威和傳統的過分尊重妨礙了創新精神的發揮。”無獨有偶,在房地產界,有一個更大的預言:“目前2/3國家和地區正面臨房地產泡沫危機,在所有房地產泡沫國家和地區中,中國排第一。中國地產泡沫即將破裂。”摩根士丹利的兩位經濟學家羅奇和謝國忠發出了最刺耳的預言。著名經濟學家、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院長厲以寧教授認為,國外經濟學家宣揚中國房地產價格充滿泡沫或者市場即將崩潰是別有用心,其中潛藏著巨大的陰謀,其實際的目的是為外資國外企業和資本進入中國之前先打壓中國市場。
2002年,國家發改委就發出中國房地產出現泡沫的警告。2004年,國家建設部的報告指出:中國起產泡沫論并不成立,中國房地產金融危機在可控制范圍內。
經濟學技術層面的狀況,老百姓很難弄明白,但是對于百姓的直覺而言,現在的房價不是低了,而是太高了。發達國家的房價收入比大多在4-6倍之間,中國房價收入比在10倍以上,個別城市超過20倍。房價上漲開發商是當然的受益者,所以他們都在“預測”房地產還要漲價,中國的房地產沒有泡沫。
中國地產有無泡沫,你猜?
易憲容:人民幣開始進入加息通道。
10月29日,中國人民銀行決定加息。將一年期存款利率上調0。27%至2。25%,同時,將一年期貸款利率上調0。27%至5。58%,這是連續9年來第一次加息。央行加息的消息見諸媒體之后,令許多經濟學家和專業人士措手不及。
而后,經濟學者、社科院研究員易憲容在一次業內論壇上認為:
“目前尚無法揣測央行下一次變動利率的具體時間和幅度,但是可以預測的是,人民幣開始進入加息通道,今后半年內人民幣利率有望再次提高0.25個百分點。"
很多按揭買房買車的人開始擔心:會不會一不小心就會背上重重的殼?
馬大猷:反對城市建設高樓
對于城市建設直陳胸臆的有中科院資深院士馬大猷、中國建筑學會副理事長張祖剛教授、中科院院士齊康等建筑學者200多人,10月16日,他們在第九界全國建筑物理學術會議上集中表態:反對城市建設高樓。11月份,廣州市民矚目已久的珠江新城雙子塔西塔的設計4號方案因其608。8米(建成后將是世界第一高樓)的設計高度而被否決。專家認為,21世紀的建筑學即將轉向,摩天大樓應該下課。
據統計,全世界有1/4的混凝土、2/3的高吊車在中國,在知名的不知名的國際建筑師眼中有著“撼人的尺度”、“可愛的滯后感”、“難以置信的巨大權力”的北京,老外設計師是越來越吃香了,有哪家潮流房地產項目不宣稱自己是外國名師設計的?甚至包括衛生間?
從未有過這么集中的表態:反對“奢侈奧運”。反對摩天大樓。反對無用的“炫”設計。
張桂宗:順馳中國——明年要實現銷售額200億!
順馳的崛起意義非凡。順馳的桀驁不遜音猶在耳:“就算只許你是老大,但你總不能扼殺我想當老大的夢想吧?”
在上海住交會上,順馳中國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張桂宗透露:“明年要實現銷售額200億!目前順馳的儲備土地有800萬平方米,做成住宅產品后市值500億~600億元。按照每年100億元的回收資金推算,目前的儲備足夠順馳開發3—4年。而從去年開始的"三年內做行業老大
"的計劃不會改變,目前順馳銷售利潤大約25%~30%,至今已回收100億元目標的"百分之八九十"。
同樣引人側目的是,在順馳之前,沒有房地產公司在網絡上的投入是如此大手筆:
順馳有自己的“順馳置業網”,與大多數公司的內部網站不同,這個網的口號是“中國房地產綜合服務網”,網站設置內容有:新聞中心、新房、二手房、租賃等,絲毫不遜色專業房產網站的框架設置,并在北京、上海、天津等近20個城市還設有網絡分站。除此之外,順馳還大手筆簽下新浪房產等專業房產網站的二級頻道,加大對順馳中國的營銷力度。
在順馳的新聞發布會上,張桂宗完全顯示了順馳當家人的氣派。很明顯,順馳的凌云壯志并未改變,"順馳中國有一個戰略,就是我們希望做中國房地產行業的NO.1,這個目標不會變,作為理想我們很快就會實現了,實現這個目標之后,我們還會有更遠大的理想。"
2004,順馳已經似乎已經完成了由劍走偏鋒的市場破壞者向主流房地產領導企業的蛻變。
到目前為止,順馳沒有出現大家總以為要出現的資金短缺問題,反而把房地產市場攪的風生水起。
潘石屹:很簡單,房子的價格應該由市場說了算。
潘石屹在解釋自己大規模無底價拍賣建外SOHO房子的原因時說,“很簡單,房子的價格應該由市場說了算。”
SOHO中國把新推出的9號樓2層半,1965平方米的公寓在新浪網上進行無底價拍賣,把原來現場拍賣的方式搬到了網上。此次網上拍賣共推出5個購買單位(2層半),競買者38名,競買者需要先在北京天問拍賣公司簽訂協議并提交保證金,而后獲得新浪網的出價權限密碼。
已經是房地產媒體不得不關注的重點人物的潘石屹,似乎還是對現有的曝光率仍有不滿。
2004年2月27日上午10:30,SOHO中國董事長潘石屹首次在自家的SOHO小報網上,就SOHO中國的下一個目標等問題,與網友們展開討論,聊天中還透露出近日與任志強、張寶全、劉曉光等其他地產大腕的密談合作,并整理發布聊天實錄“潘石屹:雞蛋換糧票
十天見分曉”。此后,SOHO小報網的嘉賓聊天活動定期舉辦,至今已經做完近40場的聊天活動,并在新浪網等網站上大力推廣,讓大眾更加了解SOHO中國公司以及潘石屹的最新情況。
此舉顛覆了傳統的被動采訪模式,又開創出一種全新的營銷推廣模式。
王石:萬科老矣,誰與爭鋒?
2004年,聯想、海爾、萬科等民營企業領頭羊跨入第20個念頭。20歲的企業們紛紛做宣傳活動搞論壇。喜好登山的萬科老總王石用“難于上珠峰”發表感言:“如果把做企業比作登山,珠穆朗瑪的高度是8848米,那么萬科充其量也不過在6500米的水平上。”此言差矣。
截至2004年,中國進入世界500強的企業百分百仍舊是電信、石化、銀行等壟斷性企業。全球最受尊敬的90家公司里沒有中國公司。西方分析家一針見血:“全世界一致看好中國市場、但是不看好中國企業。誠信問題、創新問題還在其次,主要是體制問題——這里當然不單單指國營體制。”入世3年,中國企業的本土化優勢去日無多。更多的海外投資已經悄然登場,等到閘門完全打開,誰能力挽狂瀾?
改革開放以來能活夠20歲的房地產企業有幾家?
于凌罡:集資合作蓋房比買開發商的房子,要便宜40%左右。
2004年12月,京城首例個人集資建房倡導人于凌罡把修改后的“合作蓋樓參加申請表”貼在了他的藍城網站上。于凌罡是聯想公司大型計算機維修工程師。最初,于凌罡冒出了這個合作建房的建議,不想得到無數網友的積極響應,在政府部門的允許下,一個相當完備的合作建房方案開始進入實操階段。
于凌罡的方案最吸引人的一點就是這種方式比普通的買房子省錢。他提出的設想是,首先業主需要交15萬元(可分批交),利用這15萬元,每個業主可以從銀行貸到22.5萬元。用這筆錢支付買地和建房的費用。樓建好后,因樓房的底商和附屬商業設施也屬于業主們,可以用從中獲得的租金收入來沖抵那筆銀行貸款。所以,根據于凌罡的估算,自己蓋的房子比買地產開發商的房子大約便宜40%。但一群非專業人士是否能夠勝任房地產開發這樣一個復雜工程也讓業內外議論紛紛。對于于凌罡和他的追隨者們的舉動,更多的人正拭目以待。
在于凌罡的藍城網站的最上方,有一行不斷出現的標語:"愿所有的中國人都有自己的房子"。于凌罡相信,他找到了實現這一目標的捷徑:“我們正在為爭取得到一套真正屬于自己的住宅而共同努力,并力圖通過我們的努力讓全中國人意識到通過業主出資能夠實現物業自主和底商收益的巨大價值。”
這種模式如果能成功并大規模在中國普及開來,將是對中國房地產業的一個巨大諷刺。
21世紀最缺的是什么?人才!房地產行業的人才從哪里來?開卷有益。書讀百遍,其義自見。
北京大學全球領導力研究中心:《2004中國房地產領導力前沿報告》
2004年是中法文化年,在中法文化碰撞交流的同時,房地產市場,強調文化的不僅僅是新中式別墅宣揚的“建筑文脈”,素有“任我行”之稱的華遠集團總裁任志強,亦號稱出了一份“中國第一部最完整和專業的房地產研究報告”。
另外,提倡“兼容并包”的北京大學,業已開設了“大地產商方向”課程,其“明大勢、懂管理、精本行、通人文”的獨特教學思路讓人耳目一新,并獲得了亞太地區房地產企業家的認可。其主編的“全球領導力研究叢書(第一卷)”——《2004中國房地產領導力前沿報告》也悄然面市。以“了解社會經濟新趨勢、掌握行業政策新思路、借鑒業界領袖新對策”為主線,囊括了中國內地房地產行業“官產學研專”等領域權威代表的重要文章。此書被亞洲高校第一圖書館—北京大學圖書館、中國第一大圖書館—國家圖書館鄭重收錄。
楊眉
特約編輯:廣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