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記者從市發改委召開的綜合改革專業座談會上了解到,我市今年經濟體制改革工作的重點任務已經確定,共包括十個方面,其中深化國企改革、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和促進非公有制經濟發展仍是重中之重。
今年我市經濟體制改革的十項重點任務是:
一、深化國有企業改革,完善國有資產監督管理體制。國有大企業以國際化、品牌化為導向,引進戰略投資者,推進股份制改造和產權多元化;國有中小企業加快退出競爭性領域,推進社會化改造和屬地化管理;國有困難企業加快退出市場;資產經營公司要盡快結束過渡性體制,向市場主體轉變;市政、交通、旅游等公益、公用事業國有企業加快資源整合,減持國有資本;國有投資企業加快市場化改革,推進管理和經營機制創新。
二、深化企業股份制改造,大力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要加強股份有限公司的規范設立和監管,研究推進企業股份制改造及制度建設方面的政策措施,引導具備條件的企業實施開放式增量改制,吸收各類資本重點是外來資本參股,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抓好現有股份有限公司的股權調整,通過吸納其他非公有資本入股、轉讓部分股權和實施國有股權整體退出,改善股權結構。規范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監管。
三、制定相關政策措施,促進非公有制經濟發展。要進一步放寬市場準入,鼓勵引導非公有資本參與我市優勢產業、社會文化事業、基礎設施、公用事業等領域建設。保障非公有制企業在投融資、稅收、土地使用和對外貿易等方面與其他企業享受同等待遇。進一步扶持優勢民營企業做大做強,參與國企改革和股份制改造,不斷提升民營產業層次,提高民營企業素質。加強民營企業服務體系建設,建立和完善融資擔保、信用評價、人才培訓、技術信息、法律服務和行業協會(商會)等服務體系。
四、加快投資體制改革,統籌金融、財稅、價格體制改革,不斷完善宏觀調控體系。
五、加快培育要素市場,完善現代市場體系。要推進重點企業上市融資。放大上市公司功能。加快發展各類要素市場。規范社會中介組織發展。建立健全社會信用體系。優化對外開放環境。
六、深化社會事業領域體制改革,統籌經濟社會協調發展。要加快推進事業單位改革。加快推進旅游體制改革。繼續推進科教文衛和體育體制改革。
七、深化就業和社會保障制度改革,構筑城鄉社會救助體系。八、深化“城中村”配套改革,加快縣域經濟發展。九、建立和完善經濟法律制度,理順和規范經濟秩序。十、深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進一步轉變政府職能。(本報記者劉芳濱)